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从1949开始当县长 > 第78章 抗美援朝总会

第78章 抗美援朝总会

    王致远花费一天时间,在这边6个镇的村子里面问了问,正常产量都有510斤以上,这边的产量王致远感觉还是低了些,化肥和农药都用上了,这边最高的产量不过是613斤。
    后面又考察了一下其他村子,施肥后普遍提升了100斤左右的产量,没有麦子提升量大,主要是小麦亩产基数低,提高了百分比。
    对此王致远是不太满意的,可丰收的农民可满意得不得了,干着同样的事情,今年水稻增产这么多,化肥每亩地投入25斤左右,花费是1.25元,增产100斤,可以卖7元钱,除去公粮,纯增加收入5.05元。
    这些账农民还是会计算的,每户家里基本都有个10亩地,一年两季土地种下来,100块的额外收入就到手了。有些人盖房子还怕还不起,今年秋收产量出来后,马上推翻了脑海中的想法,还想着多盖几间房子。
    张集那边6个镇子就不说了,最低增产了150斤,调查后发现,还是要看个人的田间管理和土地情况。后面就要农会给大家进行培训,田间管理多下点功夫,每亩还是可以增产几十斤的。平整土地之类的,只能等后面再解决。
    王致远回到县里之后,立马召集各区开了会,让大家通知下去,今年稻子的收购价还是0.07元每斤,不会降价。
    通和县建筑公司的房屋建设费用,可以用粮食折算,还是0.07元每斤。
    同时让统计科12月份开始下去统计一下县里的人口出生和死亡,各村大致的经济情况,县里来年好重新规划发展。
    农产品采购局在各镇展开粮食收购,让农民将粮食尽量卖给政府。这些就是接下来的核心工作。
    11月份农民是喜悦的,今年调整了农业税,按照产量阶梯式收税,不同产量税收比不一样,通和县今年高产,农业税还是在10%的范围内。周边县城产量不行,有些地方农业税只有6%,南方产量高的地方甚至达到了15%。
    农业税俗称交公粮,大家也是很积极的,各村统一收,收好后就交到镇上,再汇集到县里。今年统收统支了,公粮要上交,当然要扣除城镇人口的口粮数,这是一般县城的做法。
    通和县由于有养殖场,上面批准可以留一些粮食用于工业发展,又因为通和县粮食大丰收,县政府额外收购,收购的量是可以满足城镇居民日常用量的,所以就没有扣除口粮数,公粮就直接上交了。
    目前粮食是自由市场,其它各地商人倒腾粮食是主流,这样后面也造成了一些隐患,导致53年出台了“统销统购”政策。
    王致远是知道其中道道的,所以早早的就将粮食抓到了手里,县政府就是通和县最大的粮商。0.07元收购,比市场价高0.005元,通过加工成大米,0.1元出售。原粮加工后只有75%的成品粮——大米,数量起来后勉强够人工和机器费用。
    但是赚了不少稻糠,这是喂猪的好东西,整个县的量积累下来,也是不可小觑,养殖场都用不完,有些还出售给村民。
    农业和养殖业相辅相成,通和县的养殖业还是可以扩大的,饲料这一块没有太大的短板。
    这段时间各村的农民又开始驾车到镇上卖粮食,现在大家都不想储存太多的粮食了,因为这粮食实在太多了,完全吃不完,储存在家里还容易喂老鼠。再加上大家都想盖房子,所以卖粮特别积极。
    张集那边6个镇大家就没怎么卖粮,直接将粮食通过农产品采购局,交给了建筑公司,抵扣盖房子的建筑费用,这边大部分人都将建筑费用结清了,都不想欠债。大家粮食折价,小工也有不少工资,各村还有不少人现在成了建筑工人。
    大家只要勤劳一点,房屋建筑费用,对一个家庭而言,不算什么事,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盖个6间大的房子,是绰绰有余的。
    当时间慢慢流逝,一个组织浮现到了大家的眼前——抗美援朝总会。
    这个抗美援朝总会是在10月26日成立的,但是由于国内没有报道过抗美援朝的相关新闻,这个组织自然也不被大家熟知,最近频繁报道抗美援朝的新闻,这个总会才让大家熟知起来。
    抗美援朝总会目前就是一个援助组织,到51年提出三大号召后才在全国各地引起极大的轰动。
    王致远现在就是要为这个组织在通和县预预热,虽然今年的老百姓都没什么钱,钱都准备用来盖房子了,很多人为了能够早点盖房子,组织起来将钱交到了村里,村里将盖房子的费用收得差不多之后,直接交到建筑公司去了。
    这次的宣传对象是大部分的工人和县城的人,主要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渠道,不要胡乱捐款。
    这个时代的人,爱国之心强烈无比,一旦号召起来捐款,那是不得了的。为了避免大家上当受骗,王致远在通和县已经发出公告,认定抗美援朝总会是官方捐款组织。
新书推荐: 杀怪永久加属性,阁下如何应对? 重返星际:摆烂女主赢麻了 配个药而已,有多难? 末世之:天下大乱 医生禁欲?谁抱着娇娇不肯撒手? 全女神豪客团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诸天:从天龙开始横推 我从世界杯走向人生巅峰 末世重生:先绑四个,又去找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