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桥畔往事 > 第29章 春节前夕

第29章 春节前夕

    清晨时分,太阳还未升起,村庄的宁静被一阵喧闹声打破。桥头围了一群人,原来是小喜爸回来了。他身边紧跟着一个身着时尚服饰的陌生女子,尽管背着沉甸甸的行李,但她那股豪迈气势却丝毫不受影响。
    这位女子身穿一袭黑色打底裙,外披一件鲜艳夺目的红色长毛大衣,头发烫成了大波浪形,举手投足间尽显都市人的风采。村民们对这位突如其来的访客充满了疑惑和好奇,纷纷上下打量着她。
    \&哎呦,这不是梁柱吗?这么早就回来啦?这位漂亮姑娘是谁呀?长得可真俊俏!\& 雯雯奶奶率先开口,目光紧盯着那位陌生女子。
    小喜爸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回答道:\&嘿嘿,这是我媳妇儿,严红。快过年了,她特地跟我一块儿回来看看。\&
    说话间,小喜爸动作娴熟地掏出香烟递给周围的乡亲们。众人接过烟后,继续追问:\&哇,你行啊!什么时候结婚的怎么也不说一声?不打算摆几桌酒席庆祝一下吗?还有,你们啥时候领的结婚证啊?\&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小喜爸露出憨厚的笑容,笑着说道:“哎呀,外面谈个对象不就是老公老婆的叫嘛,还没领证呢,这次回来就领。”
    “蕰的不轻,还不会讲咱家乡话了,看他得瑟的劲,找了个漂亮媳妇回来炫耀了。”小样妈小声嘀咕着。
    小喜爸似乎听到了,马上用方言改口说道:“严红,这个是小样妈,你看多年轻,大闺女都二十出头了,看不出来吧?人心直口快,比较热心,你们都是女人,以后可以结个伴,聊聊天解解闷,不懂的可以问她。”
    “哈哈,可别听他锁,俺年龄不小了,闺女都出嫁了,你来到俺村,以后没事就出来转转,咱们聊聊天。”小样妈哈哈笑着回应道。
    女人继续跟村民们打着招呼,并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散发给大家。
    “你可是城里的?”
    “俺不是,俺也是农村的。”女人笑呵呵地说道。
    “她家离咱这不远,二十多公里吧。”小喜爸笑着补充道。
    “咋恁美,俺以为城里的人,你看这长得,咋恁好看来。”雯雯奶说道。
    顿时几个女人窃窃私语着,“就是之前在外面乱搞的女人?之前一直听讲外面有女人。”
    “八成是,看她那狐狸样,一看也不是正经人。”一女人小声说道。
    看着眼前风韵十足,虽裹着冬日的大衣,但依然呈现出凸凹有致的身材。村里的男人们像没见过女人似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女人,包括村里的女人们也在偷偷瞄着她的穿搭,脖子的项链,耳朵上的耳环……
    “这次回来能呆多久?”一村民问道。
    “多蹲些时候,准备正月十五过完再走。”严红回应道。
    “那不短,还能多蹲点时日。”
    小喜爸,手戴一个亮闪闪的金色手表,穿着蹭亮的皮鞋,梳着油光闪闪的头发,一副赚了大钱的样子。
    “今年发财了吧?看你又是大手表,鞋子头发锃光瓦亮的,这一看就是成功人士啊。”村民羡慕地问过。
    “啥发财,混口饭吃。”小喜爸大笑着,当看到部分人还穿着草鞋,穿着补丁的衣服,马上继续说道:“外面跟咱家里还是区别大的,在外面只要有手有脚,钱好赚的很。搁家种地一天种地能赚几个钱,就是有点手艺,也就赚点生活费。”
    “外头都有啥活可干呢?”
    “就在外面捡捡垃圾就能赚不少钱。”小喜爸说着用手捋了捋手上的手表。
    “真的假的?”村民好奇的问道。
    “你们就是在村里待惯了,外面待个一年半载,想法都变了,现在跟你们讲,可能不明白,还是建议你们走出去看看。”
    女人继续说着外面的发展情况,说着咯咯地笑着。
    待两人走后,村民内心蠢蠢欲动,嘴上还是说着。
    “别光听好的,好的谁都会说,钱哪能那么好赚?有恁好赚,人人都发财,还轮的着你?”一男人说道。
    “谁知道这俩人到底在外面搞啥?看那女人穿的。”另一男人说道。
    “咱们听听好了,看人家出去了一年,家里估计看不上了,人呢,不能忘本。”
    “穿地花枝招展的,搁村里像啥,两个蕰包(显摆)。”
    ……
    从小喜爸回来后,原本单独居住的小喜奶也搬过来住到一起,女人也非常勤劳,回到家就脱掉外套,在屋里屋外收拾着。
    看着丰满的女人,小喜奶开心地合不拢嘴,凑在梁柱耳边:“好,真好,这个好生养,准能再生个男孩。”
    孩子们听说小喜爸他们回来了,按照村里的规矩,打工回来的人,初次见到大人小孩都要发糖,一群孩子故意在人家门前来回转着,女人见状,也忙上前叫住孩子们,热情地招呼着:“快进来。”
    孩子们拿到糖果,羞涩的脸蛋,微微低着头,满足地快速跑开了。
    随后的两天,村民总是络绎不绝地来到小喜家闲聊,大家夸着严红的勤劳,小喜奶也凑在一起炫耀儿子真有本事,这么快又找了一个。
    院子里忙碌的女人已经微微冒汗,脱下外套,熟练地活着面,身上裹着紧身的毛衣,高耸的胸部随着和面的动作上下节奏地抖动着,时不时因头发的滑落轻轻撩拨着。
    几个男人目不转睛地偷偷瞄着,内心兴奋地七上八下。
    如果说圆圆在村里最漂亮,这种漂亮更多的是女孩的青春靓丽,是一种活力四射的精神状态,犹如含苞绽放的花朵,散发的是迷人的青春气息。
    而眼前的女人,一副看透世事而又充满神秘,有一种成熟的韵味,犹如一杯醇美的红酒,回味无穷,男人们虽说不出这些区别,但眼神告诉自己,这种女人最迷人。
    严红似乎早已察觉男人们不怀好意的目光,但并不反感,似乎还乐在其中,时不时跟村民打趣着。
    在严红在的时候,村民也很自然地不再“小喜爸、小喜爸”的喊着,直呼梁柱,虽然之前:“小喜奶,小喜奶。”的叫习惯了,但这几天,已经听不到小喜两个字。
    随后两天出门在外的村民都返乡了,他们一副在外赚了大钱的姿态,兴奋地分享着大城市的繁华。
    村民听到最多的就是,只要肯干,随随便便做个啥,在外面一年赚的钱就抵上村里多少年的辛苦得来的。
    村民听得蠢蠢欲动,也逐渐打消了对小喜爸的质疑。
    趁着天气好,村民又相约着去赶集了。考虑到路面随处可见的冰,奶奶留在家里,随便滑倒一次,那是不得了的事情。雯雯、晓丽、晓燕、萌萌等一群孩子跟在大人的身后,嘻嘻哈哈往集市上走。
    一路上,雯雯没几分钟就摔倒一次,其他几个孩子也好不哪去,衣服穿得厚,摔倒也没觉得痛,每摔倒一个,身后就传来笑话着,你笑话我,我笑话你,不知不觉就到了集市。
    新衣、春联、年画、高香、火纸、瓜子、大鱼大肉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家人按照所需一个个购买着,雯雯、晓丽在一家超市里选着明星海报。
    “俺喜欢周慧敏。”雯雯说道。
    “俺要张曼玉的。”晓燕说道。
    “俺选张学友的。”萌萌说道。
    ……
    回去的路上,孩子们边走边吃着买来的零食,兴奋地聊着天。虽然还是几步就有人摔倒,孩子们还是兴奋地展示着手里的海报,讨论着回家所贴的位置。
    大人们则把注意力放在彼此手里采购物品上,讨论着年货的花费。
    梁柱两口子大袋小袋买一堆,雯雯家也才采买了丰富的年货,大家感慨着,又是一年过去了,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
    “俺今天买了300多块呢。”梁柱笑着说道。
    “那你买的多,俺花了200来块。”另一打工回来的村民说道。
    “赚钱不就是花吗?你家花了多少?”一男人看了看晓丽爸妈手里的年货。
    “俺买的少,比不上你们。”晓丽妈尴尬地说道。
    “嫂子,人要想开,有钱就该吃吃该花花,恁节省干啥?”一村民笑呵着说道。
    晓丽爸妈苦笑着,不说话,似乎眼前的对话对他们来说就是赤裸裸的炫耀,也是对自己的嘲笑。
    晓丽爸内心五味杂粮,没钱在村子里就没有发言权,似乎说句话都显得低人一等,开始思索着今后该如何选择,人生不该如此落魄,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
    一早,各家就像提前约好了一样,这天家家没有出门闲唠,呆在家将度过忙碌的一天。
    萌萌将春联背面涂上面糊,递给爸爸;
    晓丽帮着家人大扫除,村里认为年后不适合清扫,要在年前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浩浩将郭富城的海报贴在床头,满意地欣赏着;
    ……
    接着家家户户开始生着锅炉、准备着食材。
    雯雯妈在厨房里,把新鲜的鱼洗净,切成段,再用刀背拍打几下,随后将鱼肉中加入适量的面粉、葱花、调料混合,揉成丸子状。
    奶奶在烧锅,待锅里热油翻滚,妈妈小心翼翼地将鱼丸放入油锅里。
    睿睿和雯雯围在锅边,目光紧盯着妈妈熟练地翻炸余万字,那金黄色的鱼丸在热油中翻滚,释放着诱人的香气,不得不让人垂涎欲滴。
    当看到一个丸子造型不太好看,炸出来奇形怪状,睿睿迫不及待地说道:“这个炸的歪歪扭扭的,给俺吃掉。”
    “别说话!炸丸子不许说话。”妈妈呵斥道。
    雯雯也刚想说话,突然意识到,每年炸丸子的时候,妈妈总是把他俩支开,生怕在厨房乱说话,就算待在厨房,不让吭声,万一说错话,丸子炸不好。
    这种说法,也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从雯雯记事起就听长辈说起,过年炸东西的时候各路神仙纷纷下凡到各家品尝美食,如果有人乱说话,惹怒了神仙,不仅不再品尝,好运也会带走。
    两人安静地站在一旁,当妈妈用漏勺捞起的那一刻,还没等丸子在筛子上沥干油分,睿睿就已经拿着一块,酥脆的外表和鲜美的鱼肉完美融合,睿睿忍不住做着嘴型:“好吃。”
    谁知第二次下锅的丸子,火候的原因煎的过了头,有一些炸得有点糊。
    “都是你,乱说话。”妈妈瞪了瞪睿睿说道。
    晓丽家在忙着油炸撒子,妈妈已经将和好的面搓成粗条在油盆里盘成数层,待一切就绪,爸爸把粗条一圈一圈缠在手上,再用筷子两头,折成弧状,轻轻放入油锅,直至颜色变成金黄。
    晓丽和晴晴默默待在厨房里帮忙打下手。
    各家都在忙碌着油炸食物,每户都在油炸着数种,除了鱼丸、撒子,还有虾片、糖糕、果叶子、油条等等。
    各家几乎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油炸食品上,光炸鱼几乎就炸了满满一篮子,装满一篮子在村民看来代表来年丰盈和吉祥,而且这些食品都要吃到元宵节之后,不仅是各家各户过年期间的美味佳肴,更是招待亲戚的招牌食品。
    一时间村里子弥漫着油炸的香味,也承载着欢乐和团圆的氛围。
    虽然没有做饭,一家人光吃油炸食品已经吃饱了,忙完了油炸,一家人仍呆在厨房里,包饺子,蒸馒头,有的村民把硬币塞在馒头里,祈求着来年好运、平安、健康。
新书推荐: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凤舞山河 红颜乱:我的男友是绿茶 写轮眼与冰霜龙皇,双废天赋? 李坏李长河 快穿三千界,雷劫劈了一万年 猎户幺女马上封侯 重生90:带领家族成为财团 那些事儿,很邪性 枌榆草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