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问策

    这个问题霍去病有初步的想法,但是也不太成熟,不过说给刘彻听听也无妨,霍去病自己政治经验不足,但刘彻是高手,说不定刘彻就有其他想法了呢。
    清了清嗓子,霍去病对刘彻做了个鬼脸才说道:“陛下,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您...?”
    刘彻见霍去病话说一半就不说了,于是催促道:“朕有的是时间,你小子少卖关子,快说!”
    霍去病揉了揉鼻子说道:“不是,陛下,你别误会,臣的意思是,你管饭不?”
    刘彻:???
    突如其来的拐弯,差点闪了刘彻的腰。
    “我抽死你个混账东西!”刘彻一巴掌扇在霍去病后脑勺上,这混小子说正事呢总是能跑偏,我堂堂的天子还能少了你一顿饭?
    霍去病揉了揉脑袋嘟囔着说道:“陛下,你老让驴拉磨,也得给驴吃草啊,村里拉磨的驴都没臣累!”
    “管管管!撑不死你!赶紧说正事!”刘彻急于知道两种方法的内容,催促霍去病。
    见刘彻急了,霍去病也没继续插科打诨,对刘彻说道:“陛下,大汉目前官员选拔是察举制度,为何是这样臣就不细说了,至于九品中正制也就不提了,对大汉没有好处,臣重点说说三省六部制。”
    刘彻没有打扰霍去病,示意他继续说。
    “大汉现在的三公九卿制度,权力集中在个别人的手里,长此以往极其容易产生权臣,陛下之前改革官制削弱丞相的权力也是为此吧?”霍去病问刘彻。
    刘彻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朕也没办法,只能削弱相权,将相权分散出去,否则一旦出现一个强势的丞相,对大汉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霍去病继续说道:“三省六部制就是这个思路,三省乃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对接陛下,起草发布政令,门下省是用来制约中书省,负责审议政令诏书,如有不合适的政令,门下省有权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实际的政令,乃是日常行政机构。”
    刘彻眼睛一亮,继续追问道:“六部呢?”
    霍去病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六部挂在尚书省下面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分为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六个部门。每部长官称为尚书,副官两名为侍郎,其下设置各级官吏负责具体事务。”
    “从名字上陛下应该也可以猜测出这六个部门大体上的职责。比如吏部,主要负责中下层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每年考核大汉全国官员的政绩,能者上庸者下。”
    “户部承担大司农的职责,但比大司农的职责范围更广,负责大汉财政、人口、税收等等相关事宜。”
    “刑部负责大汉各地治安,专门侦办各种案件,维护律法公正。”
    “工部负责大汉的各种工程修建、例如铺路、修桥、兴建水利,等等相关的事情都归工部负责。”
    “礼部负责各种仪制,重点是兵部。”
    霍去病想说的重点正是跟自己相关的军队问题。
    “大汉目前军队由大将军等各种将军掌管,这种状况容易把军队变成私兵,造成士兵只认将军不识天子的尴尬状况,前朝的周亚夫便是例子。”
    刘彻深有感触的说道:“是啊!朕也想过多种办法,甚至将太尉这个职位都架空了,但还是无法解决问题。”
    霍去病说道:“兵部的职责,便是统管全国军队士卒,士卒军饷升迁,甚至军队的调动,都由兵部负责,将军只管打仗,其他的事情由兵部来负责。”
    “比如臣和大将军卫青,我们可以担任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这种高官,非战争时期就得把兵权交回兵部,只有战争时期奉陛下诏令才可以从兵部获取调令统管兵马。”
    “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政权、军权集中在一人手中的极端现象。”
    “另外还要设置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谏言天子。”
    霍去病洋洋洒洒说了近一个多时辰,参考其他朝代成熟的三省六部制度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股脑说给了刘彻。
    刘彻越听眼里的光芒就越亮,三省六部的制度的确比现在大汉的三公九卿制度完善许多,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君权,中央高度集权,地方上就不容易产生拥兵自重的情况。
    尤其在各地设置巡抚和总督,巡抚负责行政,总督负责地方军事,两权拆分互相制约,职责又划分的很明确,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霍去病还没把内阁制度搬出来,等到大汉把三省六部制度落实后他才准备将内阁制说给刘彻,饭得一步步吃,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说完这些,刘彻又询问霍去病:“你对西域各国怎么看?”
    霍去病摊摊手说道:“怎么看?臣打着看!一群小孩子,不听话就得打屁股!”
    刘彻莞尔,霍去病比喻的倒是形象,西域的那些国家跟大汉比起来可不就是小孩子吗?
    原本西域还有强盛一时的大月氏,结果大月氏的国王都被匈奴人把头颅砍下来当酒杯了,现在大月氏的势力已经退缩到最西边了,完全不能和大汉争锋。
    “朕昨日见了张骞,准备让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说服乌孙国迁徙到河西走廊,空出来的地盘交给大汉管理,若是能够成功,西域剩余的小国都可以照此办法处理。”
    刘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原来刘彻的目的在这呢。
    霍去病摇头说道:“陛下,臣不看好这种方式。西域的这些国家一个个都是墙头草,不把他们打服了他们是不会听话的。张骞的这次出使,臣并不抱希望。”
    刘彻叹气说道:“朕也只是让张骞尝试一番,万一成功了也好。大汉刚刚跟匈奴决战,国内的钱粮所剩不多,再晚上两年朕也不会如此,让张骞先试试吧!”
    霍去病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另外说道:“陛下,其实还是人口的问题,大汉目前人口仅仅三千万,实在太少了。大汉的疆土已经扩大太多了,没有人一切都是白扯。”
    刘彻无奈的说道:“朕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新式粮种刚刚普及开来,两越之地也才打下来没多久,长个庄稼还得一年呢,何况是人?”
    “陛下,以前的一些税收政策不适合了,比如陛下的人头税,虽然司隶地界上已经取消了人头税,但为了鼓励人口,大汉全国都不能再收人头税了,还有一些其他的税种也不宜收取。相反大汉还得鼓励百姓多生育。”
    霍去病找到机会就给刘彻建议,实在是人头税太离谱了,以前为了打匈奴刘彻不得已搞钱弄出来人头税,现在匈奴大残了,人头税也就不适合了。
    “都取消了大汉的税收从哪儿来?”刘彻不满的说道。
    “臣不是说过嘛,就收取农税和商税即可,恢复商人正常的地位,合理监管他们的行为,商业繁荣起来提供的税收远比人头税多的多。还有,仅仅臣交给陛下的食盐提取以及炼铁技术,陛下就能赚回来,陛下不会还没行动吧?”
    霍去病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刘彻。
    刘彻有点尴尬的说道:“朕之前的精力都用在和匈奴的战争上了,这事就给忽略了。”
    霍去病一拍额头,有些无语的说道:“陛下,食盐和铁器能够产生的利润远超您的想象,而且人口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底气,大汉如果再不改革税制鼓励生育,那大汉打下来的疆土将毫无意义,必须让人口能够跟上大汉扩张的步伐才行!”
    “朕知道了,这几件事情朕会交代下去。”刘彻答应了下来。
    “对了,漠南之地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不?匈奴虽然打残了,但是不加制约的话,一二十年后又是心腹大患。”刘彻担忧的问道。
    “筑城,拉拢,分化,驻军。”霍去病能想到的就这几个办法。
    “具体点。”刘彻让霍去病说清楚些。
新书推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凤舞山河 红颜乱:我的男友是绿茶 写轮眼与冰霜龙皇,双废天赋? 李坏李长河 快穿三千界,雷劫劈了一万年 猎户幺女马上封侯 重生90:带领家族成为财团 那些事儿,很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