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各自打算

    “汉使,举国迁徙不是一件小事,本国主还需要说服臣子们,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件事也办不成。”猎骄靡对张骞说道。
    张骞并不焦急,淡笑着对猎骄靡说道:“这是应该的,不过我希望国主不要食言。”
    猎骄靡豪爽地说道:“汉使放心,不仅是你们汉人讲信誉,我们西域之人也是很看重承诺的!”
    “那我就等着国主的好消息了!”张骞轻笑着对猎骄靡行了个抱胸礼。
    “还请汉使等候几天,快则三天,慢则五天我必给汉使答复。”猎骄靡对张骞保证。
    “那我就先告辞了,国主有消息了请立刻告知。”张骞又叮嘱了猎骄靡一句。
    “哈哈,使者放心。这几天请好好休息。”猎骄靡客气的说道。
    随后张骞告别了猎骄靡返回落脚处。
    张骞刚回到宅院,赵邝几个人就迎接出来纷纷问张骞:“博望侯,怎么样?乌孙国答应了吗?”
    张骞觉得他们迫切的样子有些好笑,于是说道:“乌孙国答应不答应本侯也不知道。”
    “啊?那我们这次岂不是白来了一趟?”有人失望地说道。
    赵邝反驳道:“也不算白来。这次我们跟着博望侯长了不少见识,对西域的风土人情也有所了解,这些不都是收获?”
    “话虽如此...有些可惜了。”
    “但是本侯还有个其他的消息。”张骞轻抚着下巴的胡须摇头晃脑的说道。
    “什么消息?侯爷你快说说。”赵邝追问道。
    “乌孙国虽然还不知道,不过他们的国主已经答应了本侯。”张骞慢吞吞地说着。
    “啊?侯爷你这是逗我们玩呢!”赵邝埋怨地跟张骞说道。
    张骞哈哈大笑着回答:“大半年的奔波,我可看你们都挺紧张的,跟你们开个玩笑,哈哈哈。”
    得到猎骄靡的保证张骞稍稍放下了悬着的心,调皮的跟其他人开了个小玩笑。
    院子里的其他人这才松了口气,猎骄靡本人答应了这事就成了一半了,总比毫无希望强。
    “侯爷,你觉得乌孙国能答应吗?”赵邝一脸期望的问张骞。
    这次赵邝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第一次来西域,他们都期望着能够建功立业完成刘彻的嘱托,以后回到大汉也能封妻荫子。
    张骞缩了缩脖子将领口又拉紧了一些开口说道:“嘶,西域这天也太冷了,走吧,先进屋再说。”
    刚才众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张骞带回来的消息上,这会儿被张骞提起,也觉得天气有些过于寒冷了,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这么西边的地方,比张骞还不如。
    进了房间张骞把手伸在火盆上烤了起来。
    “侯爷,快说说你觉得咱们这次有希望吗?”众人也在火盆上烤手,于是又对张骞问道。
    说到正事张骞脸上浮现起凝重的神色。
    “按照我的估计,这事成功的概率有七成。”张骞伸手比划了一下。
    听张骞说有七成概率其他人大喜。
    “侯爷!七成的概率很高了,咱们就快成功了!”
    张骞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概率很高,但我们也不能高兴的太早。”
    张骞想起了霍去病说过的一句话,原话是:“做人做事千万不要半场开香槟,否则得到的结果大概率是悲剧!”
    虽然张骞不知道香槟是什么,但这句话的意思他明白,就是告诫他们不要高兴的太早,否则容易乐极生悲!
    张骞继续说道:“乌孙国内也不是猎骄靡一个人能完全掌控的,你们还记得那个二王子吗?”
    赵邝疑惑地说道:“昨天那个态度很嚣张的王子?”
    张骞回答道:“对,据我所知,这个二王子叫大禄,是猎骄靡的二儿子。这个大禄在乌孙国内很有势力,手底下有七万精锐骑兵,有时候连猎骄靡都不得不对这个儿子让步。”
    赵邝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张骞说起这些隐秘,一时又担忧起来。
    “乌孙的太子早亡,猎骄靡想让他的孙子军须靡继位,引起了大禄的强烈不满,可以说父子反目随时都会发生。而且我们刚进入乌孙的时候遇到的那伙骑兵就是大禄率领的,我感觉的出来,这个大禄对我们不太友好。”张骞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众人。
    赵邝几人不敢置信的说道继续问道:“猎骄靡难道就这么放任大禄?就不怕他自己死后军须靡被亲叔叔篡位了?”
    张骞摆摆手说道:“本侯又不是猎骄靡,谁知道乌孙国内的具体情况?再说猎骄靡都这个岁数了,估计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不管他们内部,咱们得赶紧促成此事,否则猎骄靡老死了我们再想说服乌孙就困难许多了!”
    其余人点头同意张骞的看法。
    张骞也有些担心的说道:“目前看来,乌孙迁徙到大汉的最大变数就是二王子大禄了,希望这个时候不要出什么乱子。”
    不仅张骞他们心里着急,猎骄靡自己也着急。
    事关乌孙的未来,而且还牵扯着自己孙子的性命,尽快统一国内意见迁移去大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军须靡的安全。
    张骞离开王宫之后猎骄靡就叫来了自己的心腹乌察台商议。
    乌察台是乌孙国的相国,在乌孙国内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猎骄靡逐渐年老,精力已经跟不上了,这些年国内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交给乌察台处理,除了军权猎骄靡牢牢的把握在手里,其他很多权力都交给了军须靡和相国乌察台。
    乌察台来到王宫后猎骄靡很快就把张骞出使的目的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乌察台。
    “乌察台,你负责尽快说服其他人,争取明年我们就迁移去河西走廊,那里水草肥美,也适合乌孙的子民生活。”猎骄靡对乌察台做出要求。
    “是,国主。我会尽量说服其他大臣的。”乌察台低头答应。
    猎骄靡不满地说道:“不是尽量,是必须!这件事不能有任何差错,你明白吗!”
    当一个快要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就会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根稻草上。猎骄靡现在就是这样。
    他以为自己给乌孙和军须靡找到了出路,于是想要紧紧抱住大汉的大腿,心里已经有些急迫了,想要早点把事情坐实了,这样军须靡的未来起码不会死在大禄手里。
新书推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凤舞山河 红颜乱:我的男友是绿茶 写轮眼与冰霜龙皇,双废天赋? 李坏李长河 快穿三千界,雷劫劈了一万年 猎户幺女马上封侯 重生90:带领家族成为财团 那些事儿,很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