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新中国风

    很快,在紧锣密鼓的几次联排之后,就到了国庆这一天。
    林夏的节目在中段,上一首歌是激昂热烈的主旋律,正巧安排她这一首歌舒缓一下观众的情绪,换换口味。
    国庆晚会自然少不了主旋律,不过她在华艺赛上唱的主旋律被导演安排给国家队了,她就选择了唱中国风。
    自近现代以来,作曲家们一直就有尝试,比如很多华夏风格的交响乐,就是中西合璧的结果。
    早期这一类歌曲的风格更为传统复古,像四大名着影视里的插曲,比如红楼梦组曲和《三国演义》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都是古人作词,今人谱曲。
    这些歌曲艺术水平很高,谱曲和演唱的难度也很大,大多是一些歌唱家在音乐厅演出会选的作品,或者考试比赛选的曲目,传唱度不高。
    同时代的香港流行乐坛也有了《沧海一声笑》、《新鸳鸯蝴蝶梦》一类的歌曲,也是一些影视剧的主题曲,更偏传统,有一些民国老歌的影子。
    最重要的是,当时没有人定义“新中国风”这样一个形象的概念。
    直到周杰伦的《东风破》横空出世,中国风的狂潮掀起,这首歌也成为新旧中国风的分水岭,引起了很多轰动和争议。
    “三古三新”的范式也基本成型。
    所谓“三古三新”就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
    “新中国风”这个类别的歌曲,从曲到词都追求一种古今融合和中西合璧,重点就在于融合得怎么样。
    周杰伦之后也有一大批新中国风歌曲涌现,质量嘛,参差不齐。
    好的传唱度很高,不怎么样就会让人觉得像是外国人讲相声,就……挺怪的,有点难评。
    与此同时,10年左右逐渐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古风音乐,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类别。
    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在搞一种“古代风格”的歌曲,这一类音乐最早是由各路爱好者开创的。
    这也就决定了它早期的特点,相较于曲,更注重歌词。
    古风歌的作曲、编曲、和声几乎还是流行音乐那一套,顶多加一些民乐配器,不少更是直接用了外国的流行音乐重新填词。
    不过歌词相较文白夹杂的“新中国风”,更追求复古,篇幅更长,有时候歌词还会显得太密烫嘴。
    每首歌通常会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些歌曲还会添上念白和戏腔。
    主打一个曲是曲,词是词,各论各的。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古风题材不断丰富,这两类歌曲的区别也在逐渐模糊,现在又有人把它们统一叫“国风”了。
    在这次国庆晚会上,林夏想小小地干一件大事,就是想开宗立派,正式提出“新中国风”这个概念。
    而在新中国风旗下斩出的第一剑,叫做《龙文》。
    这首歌最初是央视《开心辞典》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歌,后来谭晶和陈奕迅在2010年春晚上再次演绎,可以说是相当经典的一首歌,还被选入了初中音乐教材。
    选择这首歌,而不是更加流行的其他歌曲,是林夏考虑到各个年龄段的受众,和乐坛的那些保守的老家伙们,最终做出的决定。
    哪怕强如周杰伦,刚搞出新中国风的时候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林夏决定先稳一手,所以叫小小地干件大事,其他的核弹还是留着后面炸吧。
    ……
    接近九点时,林夏和方嘉乐上了台。
    林夏将头发,鬓边簪上琉璃海棠,铅华淡淡妆成。穿着带有国风元素的晚礼服,烟灰色的薄纱朦朦胧胧,像是云水间的烟雾,写意朦胧。
    方嘉乐穿着裁剪得体的白色新中式西服,上有远山松柏刺绣,颇有些浊世佳公子的清雅风姿。
    他们二人的着装正对应着这首歌的主题——新式中国风。
    不过,舞台太广,他们两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镜头里。
    远景镜头下,云烟缭绕之间,妙笔挥洒,在屏幕上用水墨龙飞凤舞地写出这首歌的歌名——《龙文》。
    今晚,千家万户在电视机前收看着晚会直播,或是吃饭,或是打着麻将、聊天,其乐融融。
    在网络平台的直播间里,弹幕也纷纷刷了出来。
    【乐乐的弹幕由我承包!】
    【《龙文》?这是什么歌?】
    【舞台好仙好好看!】
    【从这个这个舞台布景来看,应该是古风吧!】
    【这边建议林夏和古风锁死,多写点歌让孩子吃点好的吧,想想我以前听的古风歌都是些啥啊。】
    【皮一下,你说的多写点古风,是指多写点《囍》这种接地气的么?】
    【这首歌可和那些所谓的古风歌曲不一样,你们听前奏这个五声调式,这可是真正的中国风!】
    弹幕里有懂音乐的人,一听前奏就知道是传统的五声调式。
    电视机前的纪知音,也在玩味地看着林夏的这个节目。
    她是行业内的大佬,尤以毒辣的眼光着称。
    纪知音很早就注意到了林夏,并且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新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她的直觉一向是很准的,她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精准的直觉而闻名,成了圈子里数一数二的资深乐评人。
    “有点意思……”
    闻弦歌而知雅意,她一听这首歌的前奏就看了出来,林夏这个新人,野心可真不小。
    林夏之前的一些歌,像《赤伶》、《左手指月》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倾向,但从没有使用过五声调式这么传统的写法。
    这首歌大概只是一个引子,作为一种尝试,把传统与流行结合起来。
    但纪知音拿不准林夏想做的程度,她究竟只是想牛刀小试,还是要开宗立派?
    如果是后者,恐怕要引起乐坛的大地震了。
新书推荐: 破案的神秘之笔 无上境 我在修真界的那些年 大筒木众神陨落v科技之巅重塑未 权力巅峰:从医转政开始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 末日游戏:无限合成,我即是禁忌 修炼剑术至巅峰 大秦:新世纪 打遍天下无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