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遗愿

    宋明帝轻轻将谢太后的手放回了被子中,定了定神收起了心中那丝伤感,捋了捋衣袖扫视了群臣一眼。
    仅此一眼,众臣知晓眼前的官家已不再是稚童,虽说还未曾到达亲政的年纪,但他却是被养着谢太后膝下,又是太子太师燕双的弟子,众臣自然不敢有半分怠慢。
    燕时定了定神,缓步上前道:“官家!太皇太后的葬礼用何种规制?”
    燕时的话可谓是救了礼部一众官员一命,按道理谢太后的葬礼无外乎遵循祖制,与宋文帝合葬宣陵。
    但,谢太后尚在人世之际,便已经颁布了懿旨,将宣陵墓道封闭。懿旨中指明不葬在皇陵,而是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稍微修缮便可。
    当年太皇太后下发懿旨,便遭到了一众朝臣反对,好在过继的宋安帝一锤定音,遵循了谢太后的请求,此事朝臣便不好反对。
    如今身为宰辅的燕时提了出来,自然是让宋明帝做出决断,毕竟太皇太后的葬礼可不是件小事。
    宋明帝回头看了一眼皇祖母的遗容,他自然知晓清楚皇祖母当年下发懿旨的意义,毕竟当时他就在现场。
    “皇祖母!这封懿旨若是下去,宣陵必然会关闭墓道,百年之后皇祖母如何与皇祖父合葬?”
    谢太后闻言噗嗤一笑道:“你还人小鬼大,哀家可不想跟你皇祖父在一起,陪了他十几年都被他烦死了,好不容易自己能做回主,哀家当然要选一个风水宝地。”
    “皇祖母!以后昀儿给你找一个,最大最好的宝地,让皇祖母能够好好的看着大宋江山。”
    “好!昀儿有心了,到时候给皇祖母找一处开满桃花的地方,皇祖母就喜欢桃花,到时候昀儿要吃桃子,皇祖母也能看看你。”
    “好!昀儿记下了。”
    昔日祖孙谈论的话语依旧在宋明帝脑海中重复,看着眼前安详的谢太后,宋明帝心中呐呐自语道:“皇祖母!昀儿答应过你,不会骗你的。”
    “燕相顾虑的对,朕自有决断。礼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一人急忙缓步上前道。
    “按照皇祖母生前懿旨,此次葬礼一切从轻从简不必铺张,将汴京外的桃山划归到皇家,皇祖母便葬在桃山。”
    礼部官员一听如释重负,欣欣然地领了皇命,各部人马便有条不紊地开始安排太皇太后的葬礼。
    殊不料!乾明帝话音刚落,慈安殿外一名内侍急匆匆的走上前,在宋明帝耳边说了几句。
    原本一脸平静的宋明帝在听闻内侍的汇报后,心中不禁一愣道:“何时发生的事情?”
    “官家!亥时三刻。”
    不待宋明帝言语,另有一名内侍快速走向了燕时道:“燕相!刚刚燕府下人来报,说是燕太傅在家中突然暴毙。”
    君臣对视一眼,便知道彼此心中所想。他们的眼神交汇,似乎在一瞬间印证了心中的猜测。
    “燕相!太傅他一生未娶,又未曾过继可谓是无儿无女,他的事情有劳燕相了,你先去吧!”宋明帝抚了抚手道。
    “微臣告罪。太傅的事情微臣会妥善处理,请官家放心。”
    燕时说话间俯身行了一礼,便踉跄着往宫门外走去,此时的燕府也有条不紊的开始准备葬礼。
    燕双离去的时候,面色是带着笑容的,手中握着的是一根刻着桃花的木簪子,口中时不时的念叨着“你来了”。
    而在离世前,便向忠仆草草交代了几句,让人将他葬在翠屏峰与桃山遥遥相望即可。
    虽说燕双的离世有些突然,但陪伴在一旁五十年的老仆,对于燕双口中的“你”,自然也猜出了大概。
    三日后,皇宫开始为太皇太后发丧,此次葬礼的规模虽小,但仪式却十分庄重。
    在葬礼的队伍中,除了有朝廷的文武百官,还有许多自发前来送葬的百姓。他们身着素衣,手持白花,神情肃穆地跟在队伍的后面。
    送葬的队伍绵延了五六十里,整个汴京是一片素搞,两旁的军民看着从眼前走过的棺椁,无不痛哭流泪。
    经过半日行程,葬礼队伍在桃山脚下停了下来,这里是宋明帝选择的地方,也是太皇太后最向往的地方。
    桃山之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片宁静祥和。在山脚下,有一座巨大的湖泊环绕,山水一色是难得的美景。
    “皇祖母!这地方想来你必然喜欢。”
    宋明帝说罢便有礼部官员开始宣读祭文,洋洋洒洒的的文章,言辞中亦是对太皇太后的感激以及功绩的表彰。
    随着祭文化作飞灰,山脚下又传出敲敲打打的声音,便见另一个送葬队伍缓慢的向桃山对面的山峰走去。
    众人自然知晓那棺椁中躺的是谁,毕竟太皇太后的事情众人是早已知晓,但权势滔天的两人,生前却未曾传出半分流言。
    两人可谓是君子之交,一切行事皆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如此行径满朝文武无不拜服。
    “安公公!你去替朕给燕太傅上三炷香。”
    “奴婢遵旨。”安公公应声道,便快速往山下走去。
    太皇太后的葬礼虽说简单,但规格却也是不低,群臣忙活了半日才完成一切流程,盖棺定论。
    乾明帝遵照太皇太后懿旨,将棺椁安葬在桃山。同日,教导过两任帝王的太子太师燕双,因突逢旧疾于燕府病故,享年八十四岁。
    燕双一生未娶,导致燕家大房自此断根,他自知无颜面对燕家列祖列宗,便自请将他葬在翠屏峰。
    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一般,宋明帝将太皇太后葬在了桃山,两山对望似是亡人最后寄托。
    大宋,崇安二年, 十月初四亥时三刻,掌握大宋五十多年的谢太后,崩世于慈安殿中,享年八十四岁,葬于桃山。
    史书弗载,谢太后的一生可谓是布满了传奇,以商道从政,让大宋底层的人得到了生机,解决了温饱以及享受了从未有过的尊严。
    史书洋洋洒洒,记录的传奇数不胜数,但于帝王而言,多不过一句“谢太后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心”。
新书推荐: 我是路人甲啊!你们喜欢我干嘛? 穿进美食荒漠,我用厨艺馋哭星际 大汉最强公主 穿越七零,乡下军嫂的日常生活 桃运爆棚小神医 世景如婳 逃生游戏哪有不疯的?装的罢了 妖尾:氪金就能变强 全民觉醒:我隐藏了空间系 宠妾灭妻,和离后帝王求我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