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病娇女总裁爱上我 > 第128章 迁都金陵

第128章 迁都金陵

    因为北戎虎视眈眈,长安城危在旦夕,皇帝温景安和皇后沈凌汐迫不得已决定迁都金陵,行动的日子定在七月二十日。
    这一天,温景安和沈凌汐在镇国大将军戚华的保驾护航下,还有文武百官紧紧相随,带领着纯妃戚晨曦,贤妃林若雪,惠妃李思涵,庆妃章芷嫣,婉妃周晓岚,贵妃顾梦妍,淑妃宋雨萱,佳妃苏钰莹,成妃程思琪,德妃赵心禾以及一些皇室成员从长安城出发。即将出城时,镇国大将军戚华的女儿纯妃戚晨曦说道:
    “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只见戚晨曦俯身跪地,叩头行礼。
    “爱妃何事,但说无妨。”温景安急忙扶起她。
    “臣妾的外祖家在长安城,如今虽已举家南迁,但祖宅仍在此处。臣妾恳请圣上,派遣些士兵保护外祖家的安全。”戚晨曦满眼恳切地望着皇帝,那眼神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鹿,令人心生怜悯。
    温景安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朕自会安排。爱妃一路舟车劳顿,还是早些上车歇息吧。”
    戚晨曦谢恩后,转身登上了马车。车队继续前行,驶出了长安城,踏上了前往金陵的漫长路途。
    夜幕降临,车队在潼关停歇,温景安遥望着渐行渐远的长安城,心中满是苦闷。国土沦陷,被迫迁都,他的心情犹如那乌云密布的天空,沉重而压抑。
    这时,章芷嫣款步上前,柔声问道:“陛下可是在为国事烦忧?”
    温景安长长地叹了口气:“北戎大军来势汹汹,我朝将士虽浴血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长安城沦陷,百姓遭殃,朕心中实在难以安宁。”
    章芷嫣轻轻握住温景安的手,安慰道:“陛下莫要过于忧虑,此乃时势所迫。我们迁至金陵,必能重振旗鼓,收复失地。”
    温景安看了章芷嫣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感动:“爱妃所言极是,朕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章芷嫣微笑着点点头:“陛下,夜晚风大,还是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继续赶路,保重龙体要紧。”
    温景安点了点头,在章芷嫣的搀扶下回了营帐。众人也纷纷散去,准备休息。
    此时,婉妃周晓岚走进营帐,说道:“陛下,臣妾为您准备了一碗热汤,希望能为您驱散寒意。”周晓岚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了进来。
    温景安接过汤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晓岚,你总是这么体贴入微。”
    周晓岚坐在温景安身旁:“陛下,虽然局势严峻,但臣妾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共克时艰。”
    温景安喝下一口热汤,一股温暖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是啊,朕有你们的支持,信心倍增。”
    “陛下不必过于忧心,”沈凌汐走进营帐,“臣妾已经妥善安排,定会将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护他们周全。”
    “凌汐,你总能为朕排忧解难。”温景安感激地看着沈凌汐。
    沈凌汐微笑着:“为陛下分担忧愁,为大齐百姓谋福祉,是臣妾的分内之事。”
    次日,车队继续前行,在八月初一这一天抵达了洛阳城,洛阳城依然繁荣昌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似乎并未受到战火的侵蚀,然而,这不过是表面的繁华罢了,很快,这座城市也将被战火席卷。此时,德妃赵心禾看着城中的景象,对温景安说道:
    “陛下,洛阳城看似繁华,实则外强中干,如同一座即将倾塌的大厦。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早日抵达金陵,方可确保万无一失。”赵心禾一脸忧虑地说道。
    温景安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爱妃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全速前进,不得有误。”
    车队继续前行,朝着金陵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众人皆沉默不语,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忧虑。
    车队行驶途中,所见之处尽是荒凉景象。而长安的繁华已如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破败与凄凉。
    他们经过了一座废弃的村庄,房屋残破不堪,宛如风中残烛,街道上杂草丛生,一片死寂。温景安和沈凌汐默默地走过,心中满是悲伤与无奈。
    纯妃戚晨曦和贤妃林若雪也紧随其后,她们的神色同样凝重。戚晨曦望着破败的村庄,不禁感慨道:“这战争犹如恶魔,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林若雪轻轻叹息:“若是我们能早些洞察北戎的野心,或许这场灾难就能避免了。”
    沈凌汐插话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当务之急是确保陛下的安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落脚。”戚晨曦和林若雪纷纷点头,她们决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皇帝和皇后身边,共同应对眼前的困境。
    一行人继续艰难前行,朝着金陵的方向迈进。沿途的风景愈发萧瑟,然而,他们的内心却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宛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夜晚,温景安在营帐中休息时,若有所思地问戚晨曦:“晨曦,你觉得朕算不算是一个好皇帝呢?”
    戚晨曦语气坚定地回答道:“陛下,您当然是一位好皇帝。在这乱世当中,您心系天下苍生的安危,带领我们迁徙,寻求生路。虽然战事失利,但这并非您一人之过。”
    温景安微微摇头,叹息道:“可朕未能守护好长安城,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戚晨曦连忙宽慰道:“陛下,长安城的陷落并非您的过错。北戎那帮虎狼之师兵强马壮,且预谋已久。您已经竭尽全力了,我们应当看到您为保护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努力。”
    温景安沉默片刻,深深地叹了口气:“唉,但愿朕能不负百姓的期望,早日恢复这大好河山。”
    戚晨曦轻轻握住他的手,温柔地说:“陛下,臣妾坚信您一定能够做到。我们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共同渡过这道难关。”
    八月初六,温景安一行人在途中遭遇了北戎的一支小队。只见那明晃晃的兵刃直刺温景安,情况十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苏钰莹和程思琪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温景安面前。
    “快!护驾!”苏钰莹和程思琪异口同声地喊道。她们迅速拔剑,如疾风般挡在了温景安身前。
    温景安惊慌失措,连忙喊道:“你们快退下!莫要伤了自己。”
    然而,苏钰莹和程思琪却不为所动,她们的眼神坚定而勇敢,如同燃烧的火焰,与北戎士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程思琪身轻如燕,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突袭,反手一剑,如毒蛇出洞般刺向敌人,“陛下,保护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钰莹的剑法也如行云流水般灵动,每一次挥剑都如闪电般精准,“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您!”
    很快,护卫队反应过来,加入了战斗,将北戎士兵击退。温景安看着两位爱妃,心中既感动又心疼,“你们都很好,只是下次切不可再如此冒险了。”
    两位妃子相视一笑,“只要陛下平安,我们便无所畏惧。”温景安点头,“朕明白了,你们都是大齐的巾帼英雄。”
    这时候沈凌汐上前说道:
    “陛下,您无需担心,我已经安排人手保护您的安全。这次的袭击不过是个警告,今后我们会更加小心。”
    温景安感激地看着沈凌汐,“多亏了你,朕才能安然无恙。”
    沈凌汐微笑,“为了大齐,为了陛下,臣妾愿竭尽全力。”
    “你们都是朕的骄傲。”温景安环顾四周,“这次的事,让朕看到了你们的勇气和决心。”
    “陛下,我们都是大齐的子民,自然要为大齐贡献一切。”苏钰莹坚定地说。“是的,我们会一直跟随陛下,直到胜利。”程思琪补充道。
    温景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好,我们一起努力,为了大齐的明天。”
    众人齐心协力,继续踏上前往金陵的路途,虽然前途未知,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八月十一日,温景安一行人抵达开封城,噩耗传来,长安彻底沦陷了,这一天竟与沈凌汐设定的日期完全吻合,温景安不禁对沈凌汐说道:“凌汐,长安竟然真的失守了,和你设定的日子分毫不差,凌汐,难道以后的事都会应验吗?”
    沈凌汐微微颔首,轻声说道:“陛下,都会的,不过陛下放心,臣妾定当全力辅佐陛下,助陛下一统天下。”
    温景安深吸一口气,说道:“嗯,凌汐,我知道,我们要尽快抵达金陵才好。”
    沈凌汐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我们确实需要迅速行动,以确保金陵的安全,并且开始筹划如何收复失地。”
    “对,我们必须立刻着手布置防御,并且集结力量,准备反击。”温景安的眼神变得坚毅无比,仿佛能够穿透一切。
    沈凌汐稍作思索,缓声道:“首先,我们需要整顿城防,然后派遣密使联络各地忠于大齐的力量,为反攻做好准备。”
    温景安点头表示赞同,“你的提议与朕不谋而合。立刻着手准备,一切依你之见行事。”
    沈凌汐领命,转身离去,温景安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信心。他深知,有了沈凌汐的襄助,大齐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林若雪款步而来,对温景安柔声说道:“陛下,臣妾听闻您与皇后娘娘共商御敌之策,不知臣妾等能否也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林若雪的眼中满是真诚,透露出愿与国同忧的决心。
    温景安凝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爱妃有此等心意,朕深感欣慰。不知爱妃有何高见?”
    林若雪略作思考,轻声说道:“臣妾认为,我们可以组织宫中女眷,为士兵们缝制衣物和绷带,做好后勤补给工作。”
    温景安颔首称赞,“此计甚妙。你即刻去操办此事,切记行事要低调,莫要引起他人的注意。”
    林若雪领命而去,温景安心想,这些女子虽身处深宫,却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不禁感到一丝安慰。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大齐的复兴指日可待。
    而此时此刻,长安城中的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北戎的铁蹄无情地肆虐着曾经繁华热闹的街巷,百姓们犹如惊弓之鸟般四散奔逃,哭喊声、呼救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彻底撕碎。长安城中的北戎将军拓拔烨正在城楼上巡视,他的目光犹如冷冽的寒风,扫视着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心中暗自得意,仿佛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
    拓拔烨下令搜捕残留的大齐官员和皇族成员,妄图将大齐的根基彻底摧毁,然而他却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被温景安和沈凌汐所设下的天罗地网笼罩。他只不过是温景安和沈凌汐周游宇宙、体验生活的一颗棋子罢了,实际上所有人都是,整个宇宙都是属于温景安和沈凌汐两个人的。
    车队离开开封城后,缓缓前行,这时候远处出现一群流民,犹如被风吹倒的秧苗,李思涵见到远处的流民,心中涌起一股同情之情,她立刻吩咐随行人员准备食物和水,打算给予援助。她深知,这些流民是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宛如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草,需要得到皇室的关怀与帮助。
    温景安见状,也下了车驾,亲自走向流民,询问他们的需求,并承诺会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援助。“陛下,这些流民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给他们送去一丝温暖。” 李思涵对温景安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悲悯。温景安点头,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更要心系百姓疾苦。他命令随行的官员将流民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并安排后续的安置事宜。他对流民们保证,一旦抵达金陵,便会安排更多的救援物资和安置措施,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温暖。
    “朕不会忘记每一位百姓的苦难,我们会一起努力,重建家园。” 温景安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和温情,流民们听到这话,虽然身处逆境,但也感到了一丝安慰。
    车队继续前行,温景安和沈凌汐不断讨论着如何在金陵稳定局面,如何快速恢复生产,如何安置流民,以及如何准备反击北戎的策略。他们知道,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大齐的未来。
    八月二十四日,车队抵达扬州城,扬州知府曹振墉赶忙迎上前去,躬身施礼道:“臣扬州知府曹振墉参见陛下、皇后,恭迎圣驾。”他的脸上带着如阴云般的忧色,显然对当前的局势忧心忡忡。
    温景安下马,亲手扶起曹振墉,关切地问道:“曹大人,扬州的情况如何?百姓是否安好?”
    曹振墉答道:“回禀陛下,扬州虽远离战场,但亦被战火殃及,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过,臣已竭尽全力维持秩序,以保民生无虞。如今陛下亲临,扬州百姓皆如久旱逢甘霖,期盼朝廷能早日平定局势。”
    沈凌汐补充道:“曹大人,我们需要你的协助,不仅要在扬州稳定民心,还要准备接纳更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及筹措军资,为即将到来的反击未雨绸缪。”
    温景安点头,沉吟片刻后说:“曹大人,朕知道此任务犹如泰山压卵,但为了大齐的未来,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朕希望你能立刻着手准备,我们将在这里稍作休整,然后继续马不停蹄地赶往金陵。”
    曹振墉领命,表示定不辱使命,随即详细报告了扬州的现状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温景安和沈凌汐认真倾听,时不时提出中肯的建议和高瞻远瞩的指导,他们深知,扬州是通往金陵的关键隘口,必须确保其稳如泰山,才能保障后续行程的一帆风顺。
    “朕将在扬州停留数日,亲自视察此地情况。”温景安斩钉截铁地说,“同时,也需要你的配合,搜集关于北戎的情报,我们要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沈凌汐则嘱咐道:“曹大人,烦请你暗中召集扬州的忠勇之士,一旦金陵告急,他们将是我们的后备力量。”
    曹振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他深知这对帝王夫妻的智慧与决心,立刻表示会全力以赴。温景安和沈凌汐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只要有这样的臣子,大齐复兴有望。
    在扬州的日子里,温景安和沈凌汐不仅安抚了民心,还悄然布局,为未来的反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深知,只要每个人都为大齐尽一份力,胜利必将降临。
    扬州城外便是长江,这是通往金陵的必经之路,于是温景安和沈凌汐商讨渡江策略,温景安说道:“凌汐,之前你说在狭窄的河段渡江,那里水流缓,便于船只通过,只是在这个河段渡江真的能容纳我们这么多人吗?”
    沈凌汐说道:“陛下,那个狭窄的河段虽然水流较缓,但河道宽阔,足以容纳我们的千军万马渡江。我已经派人提前准备好了船只,并且安排了熟悉水性的船夫。只要我们有序组织,必能确保万无一失。”
    “那就好。”温景安松了一口气,“我们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过江,尤其是那些流民,他们已经历经磨难。”
    沈凌汐颔首,“我会亲自监督此事,确保一切井然有序。此外,我还安排了一些隐蔽的路线,以防北戎追兵来袭。”
    “做得好。”温景安赞许道,“你总是思虑周全,令人安心。”
    八月二十九日,温景安漫步于扬州城的街头,章芷嫣伴其左右,轻声说道:“陛下,您瞧这扬州城虽遭战火洗礼,但百姓们却如那傲立霜雪的松柏,坚韧不屈,此等精神令人动容。”章芷嫣的声音柔和而坚定,宛如春风拂面,流露出她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
    温景安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是啊,芷嫣,扬州百姓实属不易,他们的坚韧如黑暗中的明灯,给了我们无尽的希望。我们应尽快稳定此地,让他们重归宁静生活。”
    “陛下,臣妾愿协助皇后娘娘,为这里的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章芷嫣表示愿奉献自己的力量。
    “甚好,朕甚感欣慰。”温景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你有何良策?”
    “臣妾欲组织一批宫女与太监,协助整理街道,清理废墟。”章芷嫣提出自己的盘算,“如此一来,百姓们便能感受到朝廷的关爱,亦可鼓舞士气。”
    “此计甚妙。”温景安点头赞许,“放手去做吧,朕全力支持你。”章芷嫣领命而去,温景安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丝丝暖意。他深知,每一位妃子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大齐鞠躬尽瘁。
    不多时,温景安与沈凌汐在扬州城中巡查完毕,返回临时居所。沈凌汐端坐于案前,摊开地图,开始精心谋划下一步的行动。“陛下,我们务必尽快拟定详尽的方略,以在金陵站稳脚跟。”沈凌汐的话语中透着冷静与果敢。温景安踱步至她身旁,与她一同审视地图:“的确如此,是时候了,我们须尽快集结兵力,筹备反攻。”
    “正是,臣妾已遣使者联络各地将领。”沈凌汐玉指轻抬,指向地图上的数个关键之处,“这些地方的军队将成为我们反攻的中流砥柱。”
    温景安点头,接着说:“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地形,制定战术。”
    “我已经想到了。”沈凌汐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勾勒出几个要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山脉和河流,设置防线,逐步推进。”
    “不错。”温景安看着她画的线路,眼中闪现精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和进攻体系。”两人继续深入讨论,直到深夜。
    温景安起身伸了个懒腰:“凌汐,你也累了,早点休息吧。”沈凌汐收拾好地图,微笑道:“陛下也是,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做。”
    温景安点头,转身走出房间。他来到院中,仰望星空,心中默默祈祷:但愿大齐能够早日恢复和平。
    第二天清晨,温景安在庭院中练剑时,顾梦妍走了过来,她手中拿着一封信件:“陛下,这是从长安送来的密信。”
    温景安接过信,拆开细读。信中是关于长安城内的一些情报,以及北戎军队的动向。看完后,他眉头紧锁:“看来北戎并不满足于长安,他们的野心不小。”
    “陛下,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了。”顾梦妍提醒道。“没错。”温景安收起信,“传令下去,即刻出发前往金陵。”
    车队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们的心情愈发紧迫。温景安和沈凌汐深知,金陵不仅是他们的目的地,更是他们反击的起跑线。他们必须在金陵稳住阵脚,才能为大齐的未来铺就康庄大道。
    曹振墉听闻温景安即将启程的消息后,匆忙赶来送别。
    “陛下,您即将离开扬州,臣有几句肺腑之言。”曹振墉神色庄重地说道。
    温景安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这位忠诚的知府:“曹大人,有何建议但说无妨。”
    “陛下,扬州虽暂时安定,但北戎的威胁依旧如阴云般笼罩。”曹振墉直言不讳,“臣恳请陛下留下部分兵力,以守护扬州和周边地区。”
    “你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温景安沉思片刻,“朕会留下一千精兵,交由你统领,确保扬州的安宁。”
    “臣领旨,必不辜负陛下的重托。”曹振墉跪地行礼,声音坚定。“还有,曹大人。”沈凌汐走上前来,“你要密切关注北戎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动,立刻通知我们。”
    “娘娘放心,臣会时刻保持警觉。”曹振墉答道。温景安拍了拍曹振墉的肩膀:“扬州就交给你了,我们在金陵静候你的佳音。”曹振墉颔首,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陛下、娘娘,臣定当死守这片土地。”
    告别了曹振墉,温景安和沈凌汐率领着其余的人马,继续朝着金陵挺进。他们的心中既有眷恋,亦有执着。扬州的遭遇让他们更加明白,每个地方都需要有人坚守,每个角落都不能轻易割舍。
    随着车队缓缓离开,扬州的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城门口,目送着他们的君王离去。温景安回头望去,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一定要让大齐如凤凰涅盘般重新站起来,让每一座城市都恢复往日的宁静。
    出了扬州城,不远处便是长江边,温景安此时对沈凌汐言道:“凌汐,长江天险,我们必须如履薄冰,慎之又慎,确保渡江计划万无一失。”温景安的目光穿过江面上的薄雾,落在远方模糊的地平线上。沈凌汐紧握着手中的折扇,微微颔首:“陛下,我已与当地渔民协商妥当,他们答应协助我们渡江。我们的士兵和百姓将分成多个批次,利用夜色的掩护,分散过江,以降低被敌军发现的风险。”
    “甚好,”温景安回应道,“我们绝不能让北戎洞察我们的动向,否则他们会斩断我们的退路。”
    “是也,”沈凌汐展开手中的地图,指向一处较为隐蔽的江岸,“我们选择在此渡江,地势错综复杂,易于藏身,也利于我们迅速撤离。”
    温景安行至她身侧,目光落在那一点上,沉吟须臾:“此处虽佳,但亦要提防北戎的斥候。传我命令,各部加强巡逻,不得有须臾疏忽。”
    “妾身这便去安排。”沈凌汐转身欲行,却又驻足,回首道,“陛下,还需留心天气变化,若是遭遇暴雨或是狂风,江面动荡,渡江风险更甚。”
    “诚然,”温景安颔首,“传我旨意,让气象官随时观测天象,若有变故,即刻呈报。”
    沈凌汐领命而去,温景安独自伫立岸边,望着江水悠悠,心中默念:大齐的未来,皆系于此次渡江。他深知,一旦成功抵达金陵,便是新的起点,一场更为艰险的战役正等待着他。但他有信心,有沈凌汐这般的贤内助,有忠臣良将的辅佐,有百姓的期盼,他不能失败,亦不会失败。
    夜幕降临,渡江行动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温景安和沈凌汐亲自督阵,确保每一步都按计划进行。月光下,渔舟穿梭于波涛之间,载着大齐的希望,缓缓向对岸靠近。温景安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江面,直到最后一艘船消失在视线之外,他才稍稍松了口气。\"陛下,我们该上船了。\"沈凌汐轻声提醒。
    温景安转身,登上最后一艘船,船夫们奋力划桨,船只缓缓离开岸边。长江的波涛犹如一位慷慨激昂的诗人,低声吟唱着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温景安站在船头,目光如炬,心中默默祈愿,愿这趟旅程风平浪静,愿大齐的明天如旭日东升,更加灿烂辉煌。
    温景安在船上,心中烦闷,对周晓岚说道:“晓岚,你说我们还能回到长安吗?这一渡江会不会就回不去了。”
    周晓岚说道:“陛下,长安虽是我们的根,但只要心中有长安,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重振旗鼓,重返故乡。我们此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为了大齐的未来,就算身处异地,也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她的话语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温景安心头的阴霾,仿佛在告诉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像松柏般坚定,永不放弃希望。
    这时候,宋雨萱和顾梦妍走过来。
    “陛下,长安城虽然暂时落入敌手,但我们一定会夺回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高山。”宋雨萱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和支持,她的声音犹如夜莺般婉转,在这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是的,陛下。”顾梦妍也附和道,“我们会在金陵建立起新的根据地,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黑暗中闪耀光芒。我们将积蓄力量,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胜利的喜悦,如同凯旋的勇士,回到长安。”她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温景安听着两位妃子的话,心中的忧虑稍微减轻了一些,他深知,这些女子不仅仅是他的伴侣,更是他在这艰难时刻的精神支柱。“你们说的对,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要在金陵站稳脚跟,然后一步步收复失地,让大齐的旗帜再次飘扬在长安城头。”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坚定,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看到了未来胜利的曙光。
    “陛下英明!”顾梦妍和宋雨萱异口同声地说道,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温景安的信任和敬仰。
    随着船只缓缓前行,温景安的心中也渐渐明朗起来。他知道,这段艰难的旅程不仅仅是一次逃离,更是一次重生的机会。他要将这份信任和信念转化为动力,为了大齐,为了他的子民,为了那些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传令下去,加快进程,我们要在天亮前抵达对岸。”温景安下达了指令,声音中透露出决断与坚定。
    随着夜色的加深,长江上的风浪渐渐平息,仿佛也在为大齐的重生让路。温景安和沈凌汐以及众妃子、臣子们,就这样在星光下,向着金陵进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怀念。
    经过一夜的航行,黎明时分,他们终于抵达对岸。
    在沈凌汐的精心安排下,渡江计划进展顺利。扬州的百姓和流民们在温景安和沈凌汐的带领下,陆续登上船只,缓缓渡过了长江。虽然江面辽阔,但在船夫们的熟练驾驶下,所有人都安全抵达了对岸。
    长江对岸就是镇江城,温景安一行人九月一日这一天到达镇江,当夜留宿知府刘敞府邸,晚间,温景安入睡,沈凌汐过来说道:“陛下,今夜您需好好休息,明日我们还将继续前行。”沈凌汐的声音柔和而坚定,仿佛夜风中的低语,为温景安带来一丝安心。
    “凌汐,你也辛苦了。”温景安拉过她的手,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这一路上,若非有你,我恐怕早已支撑不住。”
    沈凌汐微微一笑,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陛下过誉了,为大齐,为百姓,臣妾责无旁贷。”
    “朕知道,”温景安拥她入怀,“朕会记住今日的一切,待到大齐重振,定不忘你我携手共度的艰辛。”
    “陛下勿忘,我们是一体的,大齐的兴衰荣辱,我们共同承担。”沈凌汐靠在他的胸前,轻声说道。
    温景安闭上眼睛,感受着沈凌汐的温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他知道,这个女人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尽快抵达金陵。”沈凌汐轻轻起身,准备离去,“让大家都休息吧,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凌汐,等等。”温景安叫住了她,“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只要有你在,我就无所不能。”
    沈凌汐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陛下,您的鼓励,是臣妾最大的力量。”
    说完,她深深一礼,转身退出了房间。温景安望着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门外,才缓缓躺下,沉入梦乡。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温景安的脸上,他睁开眼,看到的是沈凌汐忙碌的身影。她正在为他准备早膳,那份细心与专注,让他心头一暖。
    “凌汐,你也一起来吃。”温景安唤道。
    沈凌汐回头,脸上洋溢着笑容,“陛下先用,臣妾随后便来。”
    用罢早膳,温景安召集群臣,商议接下来的行程。他知道,每一步都不容有失,每一决策都关系重大。
    “众卿,我们今日出发,预计五日后可抵金陵。”温景安的声音铿锵有力,“朕希望各位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群臣纷纷表示遵命,气氛严肃而紧张。他们都清楚,金陵不仅是新都,更是他们重振大齐的希望所在。
    “陛下,前方道路尚远,我们需谨慎行事。”戚华提醒道。
    “将军所言极是,”温景安点头,“传令下去,加强警戒,不得有任何疏漏。”
    “是。”戚华领命而去。
    车队再次启程,沿着官道缓缓前行。温景安坐在车中,心中默念着即将到来的金陵,那里将是他们新的起点,也是大齐复兴的希望之地。
    九月六日,车队抵达句容城,到了句容城,之后离金陵城就不远了。沈凌汐这时候对温景安说道:“陛下,句容已是金陵门户,再往前便是我们新的征程。请陛下务必保持警惕,句容城虽小,却是战略要地,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沈凌汐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认真,她知道此刻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温景安点了点头,目光穿过车窗,望向远方隐约可见的金陵城墙,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是时候了,我们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而又坚定。传令给各部,加强巡查,确保军纪严明,不得扰民。我们要以最完美的姿态进入金陵,给那里的百姓带去安宁与希望。”“陛下英明,臣妾这就去安排。”沈凌汐转身离去,步伐坚定,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毅。
    车队缓缓穿城而过,句容的百姓们夹道相送,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温景安挥手致意,心中暗自发誓,绝不辜负这些淳朴人民的期望。他知道,从踏入金陵的那一刻起,他肩上的担子将会更重,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九月七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金陵城墙上,温景安终于率领着他的队伍抵达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城门前,早已聚集了许多金陵的官员和百姓,他们翘首以盼,迎接这位传说中的君王。
    温景安走下马车,沈凌汐紧随其后,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他们不再是逃亡者,而是带着希望归来的王者。温景安抬头望向高耸的城楼,心中默默许下誓言:他要用自己的双手,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繁荣。
    金陵知府严清之早在城门迎接陛下和皇后的到来,他说道:“陛下,皇后,金陵的百姓们日夜期盼着您的到来,如今您终于平安抵达,实乃我金陵之福。”严清之的声音中充满了尊敬和激动,他的眼神坚定,显然对于温景安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温景安微笑着,目光扫过热情的百姓和恭敬的官员们,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严清之,你做得好,让百姓们久等了。现在,我们需要立刻着手安置流民,恢复秩序,重建家园。你有什么建议吗?”“回陛下,金陵虽遭受战火影响,但毕竟金陵在长江以南,远离战场,臣已事先筹备,只待陛下圣裁。”严清之回答得既迅速又稳妥,显然对此事早有准备。“很好,”温景安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即刻组织人手,协助朕安抚民心,重建家园。同时,召集金陵的士绅和商户,朕要与他们会晤,共商国是。”
    “是,陛下英明。”严清之领命而去,他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挺拔。温景安转身看向沈凌汐,眼中满是欣慰。“凌汐,你看,这里的百姓多么热情,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沈凌汐点头,她的眼中同样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我会协助您,让金陵重现往日繁华。”
    随着温景安的脚步踏上金陵的土地,一个新的时代似乎已经开始。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相信,只要他和沈凌汐以及所有忠诚的大齐子民共同努力,大齐的未来必定光明。
新书推荐: 我是路人甲啊!你们喜欢我干嘛? 穿进美食荒漠,我用厨艺馋哭星际 大汉最强公主 穿越七零,乡下军嫂的日常生活 桃运爆棚小神医 世景如婳 逃生游戏哪有不疯的?装的罢了 妖尾:氪金就能变强 全民觉醒:我隐藏了空间系 宠妾灭妻,和离后帝王求我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