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病娇女总裁爱上我 > 第134章 曹婉诗

第134章 曹婉诗

    张彦泽率领的大齐水师全军覆没后,只身逃到金陵城,狼狈不堪。温景安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犹如翻江倒海般难受,各种情绪涌上心头,让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然而,他深知此时此刻必须保持冷静,因为局势已经变得异常严峻,如果自己乱了阵脚,那么大齐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于是,温景安毫不犹豫地召见了张彦泽。当看到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将军如今如此憔悴时,温景安心疼不已,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张彦泽向温景安详细汇报了这场惨烈的战役经过,每一个细节都让人痛心疾首。听完之后,温景安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开口说道:“张将军,此次战败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大齐的脊梁并未弯曲。我们不能被挫折击倒,而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能够卷土重来!”
    站在一旁的沈凌汐也附和道:“将军,这次的失利也许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反思和调整战略的绝佳契机。我们需要制定出更为周详的计划,同时与其他势力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盟关系,共同对抗敌人。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重振大齐的雄风!”张彦泽听着两人的话语,眼中渐渐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而是要勇敢地站起来,带领大齐走向胜利。
    张彦泽满脸愧疚之色,然而眼神却无比坚定地说道:“陛下,请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以此来赎清自己的罪过。”
    温景安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将军不必过于自责,胜负本就是兵家常事。关键在于,我们要怎样善用利用现有的兵力,重新谋划反击之策。”
    与此同时,在北戎这一方,他们的君主拓拔宏察觉到北方竟然还有一个名为西楚的弱小国家。于是,他决定趁着大军休整的间隙,准备一举消灭西楚,并占领甘肃和川蜀等地。如此一来,北戎便能彻底统一北方,进而可以继续向江南进军。于是,拓拔宏派遣上百万的大军攻打西楚。
    然而,西楚由于此前遭受过大齐的沉重打击,其国力尚未恢复。更为糟糕的是,西楚的重臣——国师钟离,早已被沈凌汐斩杀。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北戎军队,西楚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北戎的军队便攻陷了西楚的都城姑臧。乾隆六年六月十九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云。拓拔宏身着华丽的龙袍,站在姑臧城的城头之上,俯瞰着眼前壮丽的景象。远处,西楚皇帝慕容羽率领着一众臣子,素车白马,缓缓驶来。
    慕容羽肉袒面缚,衔璧牵羊,表示出彻底的降服之意。他带领群臣向拓拔宏行了隆重的受降礼,将西楚的国土和臣民拱手相让。
    拓拔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深知这次胜利来之不易。然而,就在这时,一旁的谋臣刘秉忠轻声说道:“大汗,西楚的灭亡意味着我们北方的统一,但这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的野心。大齐肯定会趁机准备反攻,我们得小心应对。”
    拓拔宏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刘秉忠所言不假,尽管北戎成功吞并了西楚,但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大齐的警觉。他们很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集结力量,发动反攻。
    经过一番思考,拓拔宏点了点头,对刘秉忠的观点表示认同。他深知,要想巩固北方的统治,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于是,他立即下令,让刘秉忠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增派军队驻守,以防大齐的突然袭击。
    与此同时,拓拔宏还决定派遣一批精明能干的密探,深入大齐境内。这些密探将负责搜集情报,密切监视大齐的一举一动。只有这样,北戎才能提前掌握对手的动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各项命令的下达,北戎国内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加紧训练,工匠们日夜赶工,修筑城墙和堡垒。而密探们则悄无声息地潜入大齐,展开了一场秘密的情报战。
    拓拔宏相信,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够抵御大齐的反攻。他决心守护好北方的领土,让北戎的繁荣得以延续。在他的领导下,北戎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金陵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温景安正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落在眼前的沈凌汐身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凌汐,曹婉诗就封为妃位吧。至于封号,由你来拟定一下。\"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沈凌汐微微一怔,意识到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封号不仅代表着曹婉诗在宫中的地位和身份,更是对她个人特质的一种概括和体现。她深知这个选择必须慎重,既要展现出尊贵,又要有独特的新意,以免与现有的妃子封号重复。
    沈凌汐陷入了深思,她闭上眼睛,回想起曹婉诗那动人的容貌和温柔的气质。她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词语,但都觉得不够完美。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她终于有了一个合适的提议。
    她睁开眼睛,恭恭敬敬地向温景安建议道:\"陛下,臣妾认为'丽妃'之名甚佳。'丽'字常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它本身就带有一种令人惊艳的魅力。同时,'丽'也有着光彩照人、夺目的含义,恰好能够彰显曹婉诗的美丽与气质。此外,'丽妃'这个封号还寓意着皇室的光辉与荣耀,象征着她作为妃子所拥有的尊崇地位。\"
    温景安微微点头,表示对这个提议的认可。他看着沈凌汐,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之色。\"嗯,'丽妃'这个封号确实不错。凌汐,你的眼光果然独到。那么,就这样决定了吧。\"
    沈凌汐心中松了一口气,她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她微笑着谢恩,然后退下,准备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曹婉诗。整个宫廷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而这个新的封号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曹婉诗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情感。她原本是扬州知府曹振墉的千金,家境显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照顾。然而,随着扬州的沦陷,父亲的战死,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去至亲的痛苦和对家园的怀念让她倍感沉重,但她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为了父亲和家族的荣誉,也为了那些在战乱中失去生命的无辜百姓。
    封妃大典的日子终于来临,整个金陵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皇宫内外装饰一新,彩旗飘扬,红灯高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宫人们忙碌地穿梭于各殿之间,准备着大典所需的物品和仪式的每一个细节。曹婉诗在宫女的簇拥下,穿上了华丽的新妃礼服,头戴凤冠,身披霞帔,整个人显得庄重而典雅。她的心情复杂而激动,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回忆。她知道,从此刻起,她将以一个新的身份——丽妃,出现在世人面前,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温景安在庄严的文德殿内,面对着朝臣和宫人,郑重地宣布册封曹婉诗为丽妃。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帝王的威严和对曹婉诗的信任。这一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即将成为丽妃的女子身上。曹婉诗缓步走向温景安,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庄重。她微微低头,表现出适度的谦逊和尊敬。当她站在温景安面前时,温景安亲自为她戴上了一顶华丽的妃子头饰,象征着她新的身份和地位。随后,温景安宣读了册封诏书,诏书中赞颂了曹婉诗的品德和才华,以及她对国家和皇室的忠诚。诏书的最后,温景安宣布正式封曹婉诗为丽妃,赐予她相应的俸禄,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赏赐。
    曹婉诗接过诏书,跪地叩首谢恩。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和对未来的承诺:“臣妾曹氏,承蒙陛下厚爱,得以封为丽妃,实感荣幸之至。臣妾必将恪尽职守,竭尽全力,辅助皇后管理后宫,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温景安微笑着点头,对曹婉诗的表现表示满意。他伸出手,扶起曹婉诗,两人相视一笑,共同面对着朝臣和宫人们的祝福。封妃大典结束后,曹婉诗正式成为了大齐宫廷中的一员,她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仅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宫廷政治中立足。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家族的荣誉和大齐的未来。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起点上,曹婉诗决心要成为一个不仅美丽而且有智慧的妃子,为大齐的未来添砖加瓦。而这一切,都将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逐一展开。
    当夜,繁星点点,月色如水,温景安决定留宿在曹婉诗的寝宫之中。当他踏入房门时,曹婉诗早已守候在此,见到皇帝驾临,她盈盈一拜,娇柔的声音响起:“臣妾曹氏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温景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伸出手,轻轻一挥,示意曹婉诗起身,语气十分温和地说道:“丽妃,快快请起,此处没有外人,无需如此多礼。今夜朕特意前来探望你,就是想听听你入宫后的感受。”
    曹婉诗缓缓站起身来,她的目光坚定而充满智慧,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她轻声回答道:“陛下,臣妾深感荣幸,能入宫侍奉陛下左右。自入宫以来,臣妾体会到了皇室的威严和责任,也感受到了陛下对臣妾的关爱。臣妾愿倾尽全力,以一颗赤诚之心,辅佐陛下,共同度过这艰难时刻。”
    温景安听闻此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他凝视着曹婉诗,感慨地说道:“你能有此等觉悟,朕甚感欣慰。如今大齐面临重重困境,朕急需像你这样的贤内助,替朕排忧解难。”
    曹婉诗伸出一双玉手,小心翼翼地握住温景安那宽厚温暖的手掌,她的声音宛如夜莺般婉转轻柔:“陛下,臣妾虽然并非来自将门世家,但也深知国家大事的重要性。臣妾愿意竭尽所能,为陛下出谋划策,与陛下并肩前行,共同迎接未来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就在这时,温景安突然开口问道:“婉诗,你爱朕吗?”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深情。
    曹婉诗微微颔首,娇羞的红晕爬上了她的脸颊,但眼神中却流露出无比的坚定。她轻声回应道:“陛下,臣妾对您的感情,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最终汇聚成浩瀚无垠的大海一般,坚如磐石,永不转移。在臣妾心目中,陛下既是统治万民的英明君主,更是臣妾此生唯一可以依靠的港湾。”说完,她的眼眸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温景安心头一热,仿佛有股暖流席卷全身。他温柔地摩挲着曹婉诗的细腻手背,感慨万千地说道:“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朕期望你能够成为朕坚实的后盾,陪伴朕一同度过这段充满挑战的艰难时光。”
    温景安的目光落在远方,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婉诗啊,扬州城已沦陷,你的父亲也在沙场上壮烈牺牲。自你来到金陵,朕便封你为妃。现今北戎已攻占西楚,一统北方,与我大齐仅有一江水之隔。倘若连金陵都沦陷了,那朕又当如何呢?你是否愿随朕一同朝南逃亡?”
    曹婉诗微微仰头,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温景安,她语气坚决地回应道:“陛下,无论何时何地,臣妾都会誓死追随陛下。无论生死,臣妾都愿与陛下并肩同行,共度患难。臣妾甘愿与陛下同生共死。”曹婉诗的眼神中闪耀着无比坚定的光芒。
    温景安听闻此言,内心深处涌起一阵温暖的洪流。他紧紧握住曹婉诗的手,满怀深情地说道:“婉诗,你不仅是我大齐的希望所在,更是朕的心灵支柱。只要有你陪伴在朕身旁,朕将无惧任何艰险。”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对曹婉诗深深的依赖和眷恋。
    温景安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接着说道:“婉诗啊,如果朕选择继续向南逃窜,你心中是否会觉得朕只是个贪生怕死之人呢?而且,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朕仍册封你为妃,你又是否会认为朕是个昏庸无道、沉迷女色的皇帝呢?”
    曹婉诗微微一笑,她的目光坚定而温柔地望向温景安,轻声回答道:“陛下,您册封臣妾为妃,这并非源于您的昏庸或贪恋美色,而是出于对臣妾的信任与赏识。臣妾深知,值此国家艰难之时,您需要一位能辅助您共克时艰的妃子。臣妾愿与陛下并肩同行,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臣妾都将誓死相随,共同面对一切挑战。至于陛下您的逃亡决策,臣妾坚信,这完全是因为您身为一国之君,必须优先考虑国家与子民的安危。恳请陛下切莫为此自责,臣妾深信,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皆源自于您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厚关切之情。”
    温景安听后,心中更是感慨万千。他看着曹婉诗坚定而真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握紧曹婉诗的手,深情地说:“婉诗,你的话语让我深受感动。我知道,有你在我身边,我将不再孤独。我会记住你的忠诚和勇敢,记住你在我心中的位置。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和爱情。”
    温景安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渴望说道:“婉诗啊,朕此刻只想静静地趴在你温暖的怀抱里,稍稍歇息片刻。”
    曹婉诗面露难色,轻声回应道:“陛下,妾身虽贵为您的嫔妃,但也应时刻谨遵宫廷礼仪规范。若陛下这般行事,恐怕有失体统。然而,妾身愿竭尽所能满足陛下所需,只要陛下不嫌妾身技艺生疏笨拙便好。”
    温景安听闻此言,内心愈发感动不已。他缓缓伸出双臂,轻柔地将曹婉诗拥入怀中,柔声低语:“婉诗,于朕而言,你宛如稀世珍宝般珍贵无比。你那纤纤玉手,更是朕心头至爱之物。朕定当永世珍视你、呵护你。”
    随后,温景安将自己那颗毛茸茸的脑袋瓜轻轻地趴在曹婉诗柔软的怀抱之中,尽情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暖。曹婉诗则用她那双白皙而又修长的玉手轻轻地抚摸着温景安那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与关怀。她深知,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她都愿意永远陪伴在温景安身旁,与他一同去面对人生中的那些风风雨雨。
    此时此刻,温景安在曹婉诗的怀抱中感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安心。他明白,只要有曹婉诗的陪伴,他便能更有勇气去迎接接下来的各种挑战。于是,他缓缓地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着曹婉诗那犹如天籁般轻柔的声音,用心去感受着她给予自己的安慰与支持。在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住了一般,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他们的心灵在这一刻实现了最为深刻的交流,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无论未来的道路有多么崎岖难行,只要彼此相依相伴,他们就一定能够共同战胜所有的困难险阻。
    温景安此时深情款款地看着曹婉诗,轻声说道:“婉诗,朕渴望与你共度良宵,共享鱼水之欢。”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真挚而热烈的情感。
    曹婉诗娇羞地低下头,轻声回应道:“臣妾遵命,甘愿竭尽全力侍奉陛下。”她的声音中流露出一种温柔和顺从。
    紧接着,温景安轻轻凑近曹婉诗,轻柔地吻住了她那娇艳欲滴的双唇。两人的嘴唇相互交织,仿佛点燃了一团炽热的火焰。他们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彼此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深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激情愈发浓烈,缠绵悱恻,如痴如醉。整个夜晚都弥漫着浓浓的爱意和欲望。在这个美好的春宵里,他们尽情享受着彼此的温暖和柔情。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曹婉诗缓缓睁开眼睛。她的目光落在了洁白的床单上,那里赫然有着一抹鲜艳的血迹。她的手轻轻抚摸着那抹血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抬起头,凝视着身旁还在熟睡中的温景安,轻声说道:“陛下,臣妾昨晚已将自己的贞洁献给了您。从今往后,臣妾愿意全心全意效忠于陛下,为陛下付出一切。”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忠诚。
    温景安渐渐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当他看到曹婉诗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听到了她刚才说的话,微笑着回答道:“婉诗,朕知道你昨夜对朕的奉献。朕会铭记你的忠诚。从今天起,你将成为朕的宠妃,朕会赐予你无上的荣耀和优待。”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宠溺和承诺。
    曹婉诗听后,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幸福。她深知,如今自己已成为温景安的宠妃,意味着她将拥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为伟大的大齐帝国奉献出更为巨大的力量。她满怀深情地对温景安说道:“陛下,臣妾愿倾尽全力,为大齐的繁荣昌盛、安定和谐贡献出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份心力。无论身处后宫还是朝堂之间,臣妾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紧接着,曹婉诗轻盈起身,走进厨房,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待温景安品尝过后,他不禁赞叹其美味可口,香气四溢。曹婉诗喜笑颜开,表示今后每日都会为陛下下厨烹饪佳肴美馔。温景安心生感动,匆匆用罢早餐后便前往朝堂主持早朝。
    而曹婉诗则静静地站在原地,凝望着温景安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视线之外。随后,她才缓缓转身,朝着清宁宫走去,向皇后请安问好。
    乾隆六年八月二十七日清晨,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北戎大汗拓拔宏历经多年的征战与拼搏,终于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地区。这一天,他正式在长安城举行盛大的登基典礼,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北方新的统治者。
    长安城内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人们欢呼雀跃,对未来充满期待。拓拔宏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长安城,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使命,决心要建立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拓拔宏决定将都城定在长安,并确立国号为“大魏”。他借鉴了大齐王朝的政治制度,设置了文武百官,官制完全仿照大齐王朝。其中,刘秉忠被任命为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拓拔烨则被封为征南大将军,率领大军渡过长江,讨伐齐国;长孙嵩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官员;叔孙建则担任太尉,掌管军事事务。
    此外,六部尚书和侍郎、三省以及九寺五监等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官员任命。地方上也实行了行省制,从州县到行省,各级官员纷纷就职,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拓拔宏还下令仿照大齐皇宫的样式修建宫殿,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气势。同时,他宣布从今往后要彻底改变游牧民族的习惯,全面采用汉族王朝的体制。他强调以农业为本,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农民耕种土地,发展农业经济。同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活动,保护农业利益。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社会进步。拓拔宏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大魏国能够崛起于北方,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他相信,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大魏国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这是采纳了丞相刘秉忠的谏言!刘秉忠向拓拔宏进言道:“大汗,如今咱们已经成功地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必须要稳住阵脚、夯实根基才行!发展农业生产乃是当务之急,只有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咱们得把农业当作根本来抓,不断增强国力!此外,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经济的快速复苏!当然,咱们还得积极地吸收汉族文化的精髓,争取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巩固您的统治地位!”接着刘秉忠建议拓拔宏称帝后征讨江南,他说道:“大汗,现在是时候考虑如何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疆域了。江南富饶,若能征服,将如虎添翼,我国的财富和实力必将大大增加。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确保后方稳固,军队充足,策略得当。我们应该先派遣细作,收集情报,了解敌情,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拓拔宏都一一采纳。所以,他任命拓拔烨为征南大将军,下令休整一月后,于十月一日正式起兵渡江伐齐,占领金陵,之后陆续占领整个江南土地。
    拓拔宏称帝的消息传到金陵,皇帝温景安对皇后沈凌汐说道:“如今那北戎贼子已经僭越称帝,下一步就要渡江了,该到你设定的日期了,那么,凌汐我们是不是要继续迁都杭州呢?”
    沈凌汐说道:“陛下,迁都是大事,关乎国家安危。臣妾认为,我们应该先稳固金陵城防,同时派人联络各地势力,争取更多支持。如果形势确实不利,再考虑迁都杭州也为时不晚。”
    温景安赞同地点点头,于是大齐又发起了几次反攻,却都被大魏击退。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来到了乾隆六年十月一日,此时大齐境内人心惶惶,不断有投降的声音出现,甚至有人提议南下迁都杭州。于是,温景安再次向沈凌汐请教:“凌汐,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
    沈凌汐答道:“陛下,民心不稳,是因为他们缺乏信心。我们需要鼓舞士气,同时也要做好两手准备。若金陵无法坚守,迁都则是最后的选择。但在此之前,我们应当加强宣传,让百姓和将士们明白,只要众志成城,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最后,沈凌汐说道:“陛下切不可轻易逃亡,因为这会有损陛下的名誉。我期望陛下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皇帝,所以绝不允许有损陛下名誉的言论出现。”
    温景安听从了沈凌汐的建议,继续等待。时间来到了乾隆六年十月二十日,大魏军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般越过长江,齐军的长江防线瞬间土崩瓦解,负责长江防务的将军张彦泽贪生怕死,竟然投降北戎,并且带着北戎军队攻打近在咫尺的金陵城。此时此刻,温景安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询问沈凌汐:“事到如今,该当如何是好?还有三日,那北戎贼子就要像饿狼扑食一样攻占金陵城了!”
    沈凌汐斩钉截铁地说道:“陛下,现在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当机立断!一方面,我们要组织守军进行最后的抵抗,死战到底;另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存亡,我们应该立刻准备南迁,保存实力。同时,我会亲自去安抚百姓,让他们知道,只要陛下还在,大齐就还有希望,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温景安焦急地说道:“可是还来得及吗?现在金陵城都能看到北戎的炮火了!”
    沈凌汐坚定地说道:“陛下,虽然时间紧迫,但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我会立刻组织人员疏散百姓,同时您也应准备南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
    温景安说道:“交给你去办吧!”
    可惜,大魏军队很快得知了温景安要南迁的消息,早就让拓拔烨率领麾下一小队,截断了温景安的去路,整个金陵城已经被大魏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这时候温景安向沈凌汐问道:“如今又该如何?”
    沈凌汐斩钉截铁地说道:“陛下,事已至此,我们就应该坚守到最后。我会亲自指挥守城,保护陛下安全撤退。只要我们表现出足够的决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北戎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十月二十三日,他们势如破竹地占领了金陵城,而温景安这时还在城中,皇宫内已经人心惶惶,许多人收拾细软开始逃命了。温景安如同惊弓之鸟般躲在小巷里,身边还有他的十三位嫔妃,就在此刻,沈凌汐轻声说道:“陛下,就让我用这神力送您出城吧。”说罢,沈凌汐口中念起一段神秘的古老咒语,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又似潺潺流水。随着她的咒语声,时空开始扭曲,眨眼间便将温景安一行人送至了常州城。而同时到了常州城后,沈凌汐立即抹去了那十三位嫔妃的记忆。
    其中曹婉诗疑惑地说道:“皇后娘娘,我们是如何逃出来的。”
    沈凌汐神秘地说道:“这是我们的秘密,你们只需知道我们现在是安全的。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常州城内的秩序,准备接下来的抗争。”
    于是温景安一行人暂时在常州歇下,确保城内稳定,然后继续南下。
新书推荐: 我是路人甲啊!你们喜欢我干嘛? 穿进美食荒漠,我用厨艺馋哭星际 大汉最强公主 穿越七零,乡下军嫂的日常生活 桃运爆棚小神医 世景如婳 逃生游戏哪有不疯的?装的罢了 妖尾:氪金就能变强 全民觉醒:我隐藏了空间系 宠妾灭妻,和离后帝王求我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