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乡的当天,林小七背着有她半人高的行李与何明德一起去省医院与孙医生会合。这次他们一行人男女共有十五个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属林小七,所以她一到医院就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有与林小七相熟的护士,见她一起跟着下乡还很惊讶地拉着她去一旁说话。她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孙医生所说的中医大佬就是林小七的师傅。几个月前林小七还是个什么医理也不懂的门外汉呢!
学医这东西靠的是知识积累,当然她们也没有真的把林小七会医这件事放在心上,还以为就跟她们这些护士一样只是给医生们打打下手,或者做做准备工作。
天气一如既往地炎热,当医院的大巴车把大家送到第一个下乡点三合大队时,已时近午时。路上有些颠簸,车上半数人把早上吃的东西吐了个干净,此时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可村里的条件不比省城,大家到了这后虽然队长热情地欢迎大家,可招待大家的却只有一些玉米粗粮,最好的一个荤菜就是队里养了几年的一只老母鸡。
林小七一点也吃不下,何明德倒是习惯了这种奔波的生活,就着玉米饭和咸菜吃了两大碗,吃好便去了院外的大榕树下乘凉消食。
林小七将自己的背包收好,向热情的村民们要了一碗凉白开,拿出自己早上做的包子就去了房间里吃。带的吃的不多,她也不好张扬地在人前吃,何明德包里她也塞了好些个,但他没吃。
往太阳穴处抹了点清凉油,给手上穴位扎了两针,总算是缓过神来,人舒服点了。出来就见孙医生已经与三合队的队长正在商量这几天怎么安排给大家看病,林小七坐在旁边听了一嘴。
这三合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上了年纪的人个个都有手疼脚疼的毛病,一到冬天队里劳动力就少了很多,队长很是为这事苦恼,跟上面打了很多回报告,所以这次下乡第一站就优先来了他们这里。
这三合生产大队人口不少,队里的人个个都挺勤快,不仅有农田若干,还有一条四亩河从南到北贯穿了整个生产大队,为队里提供养鱼、虾的好机会。所以三合生产大队的产出在县城里都能挂得上号。
可就是这么一个物产丰富的生产大队,却家家都不太富裕,其根本原因就是每家每户都有几个身体不太好的人,导致村民们花在看病拿药上面的钱就多了,长年累月下来富裕就别提了,只能管个温饱。
孙医生听了觉得挺奇怪的,给大家分配任务时就让大家都留意一下。何明德与林小七并不是医院的人,可何明德的本事孙医生心里有数。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任务,而是让何明德自己给自己安排事做。
何明德听完安排,笑骂了孙医生一句老狐狸,等大家都走了,他才让林小七拿上随身携带的小药箱跟他一起往西边走去,这药箱还是医院统一配发的,有点笨重,胜在急救的东西齐全。
西边靠山,住的村民不多,通往村民们家里的羊肠小道崎岖又杂草多,夏日里蛇虫鼠蚁最喜欢藏在这里头了,出门前林小七给自己与何明德身上喷了驱虫的药,一路走得倒是平静。
幸亏一路上有树荫遮着才没有晒到虚脱,到山脚下第一家时,竹篱笆围成的小院子里是三间土砖茅顶屋,院子里坐着一个年约五十岁的老翁,正编着草鞋,那散落一地的稻草杆,还有几双编好的放在一边。院门口趴着一只小土狗,见着生人过来,精神抖擞地朝他们狂吠。
听到动静的老翁朝他们看来,问道:“你们是谁?有事吗?”
何明德先一步上前说明身份,那老翁听了立马就要起身相迎,“我们队长老早就在广播里说了,原来这事是真的呀!快请进、快请进!”
老翁站起身一瘸一拐地朝他们走来,起身的那一刹那脸上神色有些痛苦。林小七与何明德相视一眼,看来三合大队的队长说的没错。
何明德快步上前扶住他坐下,这种时候可不能再摔着了。林小七提着药箱放下,给何明德去搬了椅子过来。在经过老翁的同意后,何明德两指搭上他干枯细瘦又皱纹很深的手。林小七安静地坐在一旁等待他先诊脉。
何明德不愧是行家,只需搭脉几分钟再寻问了老翁几句,很快就有了定论。没有急着告诉老翁结果,而是让林小七上前来再探脉一回。
头一回当着何明德的面给别人诊脉,林小七心里还有一丝小小的紧张,但很快就进入状态。
“浮而濡缓。”林小七让老翁伸舌头看了看舌,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或弦缓,这是风湿痹证患者。林小七将自己的结论同何明德说了,他欣慰地笑了笑,没有答话。
反而与老翁再次搭话,多数问的是他平常的一些饮食习惯,以及日常生活中有些此身体异常的地方,看似闲聊,其则何明德有从这些细微末枝中得出老翁的实际身体情况。
林小七在旁边认真地听,同时也观察着四周,这里靠山,空气中湿热又沉闷,老人家常年累月地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得风湿简直太正常不过。只是刚刚她在探脉时还发现老翁似有不足之症,只是这里医疗资源有限,老人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详细检查,这辈子磕磕绊绊也就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