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

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

    我在北大学考古正文卷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杨式挺先生带苏亦过来拜访朱非素先生,除了认门外,就是关于石峡遗址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

    杨先生想让苏亦加入报告编写小组。

    按理说,这个要求不太合适。

    因为苏亦压根就没有参与石峡遗址的发掘工作。

    从学术潜规则来说,根本就不合乎规矩。

    但规矩都是人定的。

    苏亦并非是上级塞进来的关系户,而是一个专业素养极高的年轻学者。

    不说,他对石峡遗址的了解有多深厚,仅仅是他的精湛的手绘功底,就足以让他有资格参与报告的编写工作。

    谁都知道考古报告,需要大量的手绘图片,遗址复原图需要手绘,器物三视图需要手绘,遗址打破叠层图需要手绘,方方面面都需要手绘,而省博方面具有相应技能的研究人员只有曹子钧一人。

    仅仅靠一个人,同时负责两个遗址考古报告的编写绘画工作,进度肯定非常缓慢,更不要说,曹子钧是专业的技术人才,其他的发掘现场也缺少不了对方。

    因此,杨式挺先生急需苏亦加入他们的编写团队。

    对此,朱先生没有反对,她很乐意提携后辈。

    这时,轮到苏亦纠结了。

    “两位老师,我可能没法在广州待太久,很快,就需要返回北大,因为快要开学了。”

    杨式挺笑,“你别担心,这事我已经分别跟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去电话了,他们都同意你留在省博继续实习。”

    苏亦苦笑,“我在故宫的实习还没结束呢。”

    杨式挺说,“这事你也不用担心,我也跟苏秉琦先生沟通过了,他说你在故宫编辑部实习,主要负责院刊的审编工作,但是故宫院刊是季刊,三个月发行一次,你先在省博待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影响的。苏先生说,到时候,他会让你们俞老师去跟刘北汜先生沟通的。”

    得,这已经把他安排好了。

    苏亦还有些担心,“宿先生那边真的没有问题?”

    “当然没有问题,别担心,宿先生已经在电报上亲自交代,让你放心留在省博继续实习,不过每周要跟宿先生写信汇报你的学习进度!”

    杨先生都这样说了,那自然就没啥问题了。

    他也不是第一次在省博实习,唯一区别的就是上一次是暑假,这一次是寒假,估计还要耽搁一两月的课程。

    但,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现在需要的是积累资历。

    参与石峡遗址的报告编写,无疑是最好积累资历的方式,甚至可以拓展他的视野。

    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宿先生这边,因为石峡遗址是史前考古反向,跟佛教考古天差地别。

    既然宿先生允许他留在省博,那啥问题都没有。

    敲定了这事,接下来的聊天氛围就和谐了很多。

    朱先生还跟他分享好多关于石峡遗址的轶事。

    还提及苏秉琦先生当年到石峡遗址现场的事情。

    杨式挺说,“当时,苏先生对朱老师一通表扬,赞扬她身为女士,长期在发掘一线,不容易。还笑谈起她上学时上台表演唱时的情景。直夸你们朱老师是中国考古界的女英雄!”

    “杨师兄,你可别笑话我了,跟你比,我就是一个小兵。”

    两位先生都笑起来了。

    实话实说,苏秉琦先生对石峡遗址的关注,才使得它在学界的影响迅速扩大。后来发表的简报及苏先生的相关文章,正式将石峡墓葬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石峡文化”,并称之为打开岭南文明的一把钥匙和一个重要的窗口。

    石峡遗址,也成为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石峡遗址发掘报告编写正式开始,就立即获得苏先生的支持,直接把苏亦派过来支援粤博。

    所以,苏亦加入报告编写团队,其实一个双赢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苏亦也没有闲着。

    他忙着去给各位师长拜年。

    先是省博这边,除了杨式挺朱非素两位老师外,吴振华、曹子钧以及沈明他们仨,也都是他的老熟人了。

    都需要把他们约出来聚一聚。

    此外,还要去中大各位教授。

    沈明是中大毕业的,苏亦顺势拉他一块,不然,一个人去拜访梁钊韬教授,都不知道该聊啥。

    沈明却不太好意思,他一个学渣,毕业以后都没有主动去拜访各位师长。

    现在苏亦这个外来户,一到广州就要到中大拜码头,这不是把他给对比下去了?

    于是,他说,“你干嘛不叫吴宗麟那小子,他也是中大的,甚至说,他就是中大的
新书推荐: 重生九零:收拾收拾,准备拆迁 雾里风 仙派传奇 病娇大佬求抱抱 都末世了,小人偶凶亿点不过分吧 你好,心上人 末日降临,我骗千亿大佬给我打工 重生萌妹?孩子看我的眼神不对劲 青春拥抱时代 见面后,我们的友情逐渐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