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学考古正文卷第284章:就是李清照写的《金石录后序》拜访过容商二老以后,在还没有正式投入河宕遗址的编写报告的时候,苏亦忙里偷闲,抽空梳理二老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这类型的文章写作,苏亦之前就写过唐兰先生生平与学术成就,已经拥有一点的经验,不算菜鸟了。
然而,苏亦不打算按照之前写《天下谁人不识君——唐兰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的文章模范来书写,他打算提升一些文章难度,直接把容商二老放在一块比较,有点类似于之前写《朗达玛灭佛与唐武宗灭佛之比较研究》。
还拟定了一个《从书法篆刻到古文字学大家——容庚、商承祚并论》。
他也没打算要投稿,就是先写出来,算是一个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成果。
容商二老,要论学术成就,肯定是容老更大,因此,苏亦先把容庚先生放在前面论述。
要研究容庚,就必须要了解其生平。
他出生于东莞,前世,这座原本平平无奇的城市,因为某个伟大的事件举世闻名,其实放在历史大背景下,东莞并非一座暴发户的城市,衣冠南渡,氏族南迁,东莞文风渐浓,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公私学馆众多且体系完备。
仅在容庚出生地莞城,不足1.5平方公里内就设有传统学馆18所。
容庚更是望族子弟,当然,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四舅邓尔雅。
其意义类似唐文治之于唐兰。
邓尔雅在美术方面,可以说是全才,诗、书、画、印兼通,尤善治印。刻印在南方卓有声誉,名震一时。
实际上,邓家治印到邓尔雅已经传了11代,邓尔雅曾说,「我家篆刻寻常事,不断相传有印人。」
容庚少时随邓尔雅学治印,治印需习字,于是容庚就由印及字,对金石古文字的兴趣大增。许慎的《说文解字》、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都是容庚时常翻阅的书籍。
实际上,苏亦也是这样过来的。
相比较容庚,苏亦的「小学」是由奶奶启蒙,治印则随爷爷,也算是家学。
中学毕业以后,容庚在东莞中学执教,花了6年的时间完成《金文编》4册初稿,这也是他学术之路的敲门砖。
罗振玉就是因为这书,把他推荐给马衡,马衡看过《金文编》后,决定不予考试,破格录取他成为北大国学门研究生。
读研期间,他继续完成《金文编》,这书也成为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一毕业,《金文编》就在罗振玉的赞助下成功出版。
一出版,就让他扬名学界。
当年,能够出版专著的学者,凤毛麟角,别说20年代,就算是七八十年代,有代表作的学者也极少。
容庚毕业,顺利留校在北大执教,第二年被聘请为燕大的襄教授,后擢升为教授,主讲文字学,又开设了金石学、甲骨学、考古文字学、简体字等课程。
这就是容庚执教生涯的开始。
后来,抗战爆发,燕大保持中立并没有南迁,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41年日方关停燕大。
42年的时候燕大在成都复校,因为各种原因,容庚去了伪北大执教,成为宿白先生的老师。
这段经历,可以说是他人生一大黑点,抗战胜利,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直接就清退当时的伪北大教员,也包括容庚。
他想要抗争,却不成功。
当时,容庚还直接在《北平日报》上发表的《与bj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一封公开信》上就无奈地表明:「我有子女,待教于人,人有子女,亦待教于我,出而任教,余之责也。策日寇之必败,鼓励学生以最后之胜利属于我者,余之责也。」
其实,公开信很长。
他的理由也不止上面这些。
他说,燕大在成都复校,已经很多名同事过去,八妹容媛也过去,他留在北平是有原因的。
第一、他觉得日寇必败,无劳跋涉。
第二、他认为自己喜欢整理却缺乏想象,没有书本没法写作。
第三、他觉得自己二十年来搜集之书籍彝器,世所希有,未忍舍弃。
第四、他认为自己素性倔强,可以证明自己的坚白
此外,他还觉得北平沦陷,政府军队仓皇撤退,根本就不给人民内迁的机会。
还说自己受到不少的伤害。
还说自己有子女学生要教导。
当教师是责任。
他在伪北大是教授学生跟在燕大一样负责。
还例举自己这些年取得的学术成果。
还说,以梅原末治为团长的日寇调查团,打算沿着平汉线作文化史迹调查,自定县起至开封,行程十月一日至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