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就这样,刘邦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谋士和战将。反观项羽,身旁有一个诡计多端的范增,但是后来却疑心于他,导致失去了最得力的助手。而这一个错误,在刘邦身上是断然不会出现的。

    项羽失去了范增,尚有机会能称霸。而他刘邦呢?失去了身边的谋士,几乎也就与霸主无缘了。所以说,刘邦所需做的就是拉拢这群人,让他们去帮助自己夺天下。

    刘邦曾经拿自己与张良、萧何、韩信想比,并直言不讳的说自己比不过对方。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吾不如子房”,意为运筹帷幄之事刘邦比不过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意为安国抚民之事刘邦比不过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论能征善战,刘邦也比不过韩信。

    看起来,刘邦是在夸这三个人的本领。其实他把自己也夸赞了一番了,“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如果刘邦没有萧何、张良等人的辅助,是断然不会取得天下的。同样,就算得到这些人帮助,不懂得如何发挥这些人的特长,那也是无法夺取天下的。

    宇泰好奇的问道:“项羽跟输给刘邦一开始的实力相差甚多,为什么最后作用天下的会是刘邦呢?

    司马先生耐心的解释道:“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其人绝对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战术家,其军队的战斗力远非其他军队相比.但他不是战略家和政治家。他的失败是战略上的失败,更深一步的失败。

    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而项羽完全看不上刘邦,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当时项羽在攻城成功后,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

    项羽不会识别人才,有才能的人转而投向刘邦。他仅有的忠于他的范曾最后也离他而去。而刘邦则重用人才,他手下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兴三杰”。

    项羽灭秦后没有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措施继续加强国家的统一,而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恢复分封制,这就使得他分封诸王后不久就到处发生叛乱。正在他穷于应付时,刘邦的势力很快强大起来。

    很多人认为项羽目光短浅、自满自得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认为刘邦则狡黠、油滑,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在项羽的内心中,他早已把自己定位成英雄,于是他不爱学习,也不喜欢反省自己,他的才华只停留在带兵打仗的层次上。而且,他放纵自己的情感,凭自己的喜好奖罚部下,凭自己的喜好杀人。他没有把心思放在应该放的位置上,没有把心思放在招揽人才上。

    项羽的人生一直都很顺,似乎没受过什么挫折。而刘邦是个草根,是个混混。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他一定经历了太多的挫折。

    他在与人打道的过程中,也一定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刘邦似乎没有什么经典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有斩白蛇、鸿门宴和不拿一钱,却以名义上的“贺万钱”进谒吕公,并得到吕公的女儿做媳妇。从这几个故事中,看出刘邦的魄力,看出刘邦是个心理承受力强的人,而且不感情用事。

    项羽的军队比较残暴,秦军已经投降,他还击杀活埋了二十万降兵。占领咸阳后火烧秦宫室。又不注意安抚百姓,废除秦朝严刑苛法,百姓很是失望。刘邦则相反,一入咸阳,就与民约法三章,深得人民的拥护。“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很重要原因。

    刘邦在秦朝被消灭前是一名低级官僚,性格有些狡诈,但是很会用人。在反对秦王朝的战争中,两人曾结为兄弟,互相声援。秦朝一灭亡,两人就反目了。

    最初项羽占绝对优势。他自封为“西楚霸王”,相当于皇帝,封刘邦为“汉王”,只相当于诸侯王。刘邦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表面上承认项羽的统治地位,暗里地招揽人才,发展军队。渐渐地,刘邦与项羽势均力敌了。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打了好几年,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有一次项羽把刘邦打得大败,并且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

    项羽以刘父作人质,要求刘邦投降,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把他的父亲杀了烧汤喝。不料刘邦竟对项羽说:“我们在抗秦时是兄弟,我的父亲就是
新书推荐: 穿越魔法纪元之至尊女法皇 趣谈百家姓 万古签到至练成 穿越斗罗,意外成为唐三表哥 退婚绝不后悔,我成域主你哭啥 原神【开局转生狂风之核】 神算真千金,傅太太被豪门圈宠爆 我靠种田修成仙界道祖 红楼梦日记 重生入狱前,做空米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