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现在。
各个朝代的帝王们沉默的看着天幕,目光不禁有些颤抖。
“这就是群众之力……”
大明,朱元璋摸着崛起路上的那口破碗,露出深深的感叹之色,他的眼里带着唏嘘!
他忽然意识到了,原来他们还是小看了无产的影响力,这已经犹如烙印一般,深深铭刻在这些的心中。
那是一股足以颠覆一个朝代的伟大力量……
秦朝,嬴政缓缓站了起来,天幕中的画面带来的后劲是巨大的。
他忘不了郭末偌奋笔疾书,揭露国民派真实的表情,他是真的不拍死,他只怕这个国没有希望。
“当一个种族,连毫不相干的最底层都敢于反抗,那么他们就拥有无限可能……”
此刻,这位帝王正在心理暗想着。
他看向其他的天幕,缓缓出声:“这样的无产,后世的朝代压得住吗?”
“……”
此刻,没有一个朝代发声,他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也感到害怕了。
而这样的反抗还在继续。
天幕中,新的文字浮现。
【三月的最后一天,晚晴文化的遗老康有为在清岛病逝。】
画面展开。
现在的清岛,随处可见白色大日的旗帜,浩浩荡荡的铁甲车队从街边驶过,那是东倭的士兵在耀武扬威,横行无忌。
他们脸上带着骄傲,在他们眼泪,脚下的这些土地,已经是他们国家的囊中之物了。
落后的国家只会一直落后,永远不可能弯道超车,一下子发展起来。
哪怕有这样的一点苗头,他们也会立刻出手掐灭——不,或许根本不用他们出手,那些军阀走狗就会替他们先行掐灭。
一处破旧的老房子里,家具老旧,处处带着岁月的痕迹。那是一处早在晚晴时期就已经建立的老房子,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两个风雨朝代。
而这处老房子里,同样住着一个晚晴时期的遗老。
他叫康有为。
当年的‘维新’中,还勉强活着的,就只有他了,其余的,不是老死,就是被杀害。
如今,他终于也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相比于晚清那个时代的短命,他活了将近七十岁,已经算很长寿了。
可是他却感觉到了孤独。
他的一生是两个极端,前半生意气风发,倡导维新运动,但是后来,他开始坚持清朝复辟了,并且复辟的念头延续至今。
哪怕如今他快逝去了,依旧穿着晚晴的服饰。
今年是一九二七年,却依旧有人穿着晚清的服饰,说不出的怪异。他曾跪在列祖列宗面前磕过头,大声喊着:我是中华人!
维新失败了,他也希望清朝能够改革复辟,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无法统一,何谈站起来?
尤其是知道无产崛起了以后,复辟的念头就更浓了,他想看到一个完整的国家。最初还有人支持他,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支持他的人渐渐少了,最后孤身一人。
“咳咳……”
他知道自己快没有时间了,他咳嗽着,挣扎着,用尽全力,来到窗边,看一眼这个国家最后的景色。
这一刻,他也明白,大清复辟不可能了。
眼下唯一保持希望的,就只有无产,陈仲甫、李守长……一个个他早已听了很多遍的名字在他脑海浮现。
他开口喃喃自语:“无产,真的有办法救这个国家吗?”
“火焰已经燃起了,但是能否烧到这个民族的根,我表示怀疑。”
伴着声音落下,他拉上了窗帘,一个人静静躺回了床上,独自等待死亡的来临。
天幕中,新的文字浮现。
【步入四月,局势更加紧张了,国民派进一步将无产派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吴志辉、蔡校长等监察部门的人联合上书,同意‘清除无产派’的决议书。】
看着这一行文字,所有朝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都是一愣,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
当中出现的一个名字,让他们惊讶。
这个名字是,蔡源陪。
他是昔年京大的老校长,如今已经快六十高龄了。
此刻,他出现在了国民派的阵营中,表情严肃,听着决议书的内容宣读。
他身形苍老,脊背不再挺拔,两边的鬓发,冒出了些许苍老的白发。当听到要‘清楚无产’四个字的时候,他身躯一颤,深深闭上了眼睛。
这一刻,他想到了陈仲甫,他想到了李守长……等那些曾经在京大一起并肩作战的人的身影。
他们曾是无话不说的战友,为了追捧‘新文化’的荣光,从思想的根本上打开民众枷锁的囚笼。
后来,这些人都离开了,其中两人,创立了最初的无产。京大只剩下了他,他继续走他的‘教育救国’的道路。
但是现在,他不得不走到这些人的对立面,亲手掐死这一抹好不容易升起的荣光。
终于轮到他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