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杜若提到两人,蕴玉耸肩,摊手道:“自从陛下侍寝宫女的名额确定下来后,这俩人就怪里怪气的,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不过,都这么晚了,她们再不回来,若是被宫嬷嬷知道了……”
杜若说:“或许是还在书房整理书呢,乾清宫的书房这么大,宫嬷嬷让她们在八天之内整理清楚,也是辛苦。”
听到杜若这么说,蕴玉点了点头,认同了她的话。
就这样,她已经忘记了刚开始的话题,她原本是想问杜若为什么会发呆的。
本来已经打算要休息了,但和杜若说了话,她反而精神了,她双手捧着脸,看着烛光下的杜若,长长的睫毛仿佛一把把小扇子,要煽到人的心底。
“杜姐姐,你知道万岁爷今天带回来的人是谁吗?
听说不是那两位宫人,是万岁爷在宫道上遇见的,一见钟情,那到底是多美的人啊,才会让万岁爷不顾皇太后的颜面,将人带回来。”
阖宫都知道,那两位侍寝宫人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亲自选的,但陛下很不喜欢。
她刚刚已经知道,那两位宫人被安排去了书局,来年开春便可以带着五十两金的赏赐出宫。
皇太后还亲自为她们写了寒山书院的推荐信。
俩人虽然失去了为帝王妃嫔的机会,却为自己挣了一份未来。
蕴玉虽然羡慕,但也只有一点点,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比起考取功名之后外放去那些偏远的地方做官,不如入宫,搏一搏前程,皇后,是可以同皇帝一起,坐在高台之上,主宰生杀大权的。
即使成不了皇后,那皇太后,也是大金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
杜相拼死拼活劳累半生,才走到了保和殿大学士这一步。
她没有杜相那般的才智,也自知不能达到杜相那般的成就,所以入宫,对她来说,是一条捷径。
为官不一定让她额娘转正,但成为了妃子,她额娘,也就不必一直待在妾室的位置上。
大金没有妾侍扶正的说法,更何况自己的亲娘曾经还是辛者库罪女,蒙太后太后身边的姑姑看中,才得以去慈宁宫伺候。
后来又在当今封太子的时候,得了恩典,得以出宫,做了她父亲的妾。
但外祖一家未获罪之前,也是书香门第,阿玛和额娘俩人也曾青梅竹马的长大,感情深厚。
想到府里的大夫人,蕴玉神色低落,她明明知道阿玛不喜欢她,为什么不离开?
不过,就算她离开了,额娘也不能成为府里的女主人。
杜若并不知道蕴玉的心思,她以为蕴玉只是好奇,因此提醒道:“以后这话可不要说了。
宫嬷嬷说了,这宫里最忌讳的就是好奇心太重,主子们做事,哪里是我们做奴才的可以随意谈论的。”
如果仔细听,蕴玉肯定能够听出来杜若在说奴才这个词的时候,带着淡淡的嘲讽。
杜若在母亲的书房中看到过孟古皇后的书稿,在那书稿中,她看到了和史书中记载的不一样的孟古皇后。
也知道孟古皇后为何会郁郁而终,她无法改变世人的看法,也无法改变她丈夫的统治手段。
但杜若想,孟古皇后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在孟古皇后之前,许多女子只能做父兄的附庸。
大金有了孟古皇后后,她们女子才走出了家门,同男子一起站在了朝堂之上。
但杜若不明白,明明那么敬仰孟古皇后的母亲,为什么不支持她读书做官,反而是将她嫁了人。
夫家不喜女子抛头露面,母亲劝她忍让,既是嫁了人,就要侍奉姑婆,为夫君打理内宅,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杜若上辈子直到死,也等不到母亲的解释,或许是死的太冤,老天让她重来一次。
在母亲问她要入宫参选还是嫁人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入宫。
这一世,她宁愿老死在宫中,也不嫁人。
她实在是怕了,怕了四四方方的天,怕了一直不断的生产,怕了婆婆的刁难,丈夫的冷待,儿女的怨怼和漠视。
蕴玉也反应过来自己不该说这些,在杜若提醒她后,感激道:“多谢杜姐姐提醒,是我大意了。
哦对了,杜姐姐,我差点忘记了,这是从宫外来的信,宫嬷嬷让我交给你,今日太忙,一时之间,忘记了。”
杜若拆开信,扫过熟悉的字体以后,变了脸色。
蕴玉有些担忧的问:“杜姐姐,怎么了?”
“我二妹订婚了。”杜若此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怎么会是她妹妹呢?
难道母亲真的将杜家的一个女儿,嫁到贾家吗?
二妹才十三岁,那男子已经二十七了,母亲,母亲怎么能!
杜若以为自己拒绝了嫁人,母亲就会打消同贾家做亲的念头,但没有想到。
怪不得,怪不得这次小选名单上,只有自己的名字。
明明二妹也到了年纪。
杜若十三岁的时候因为过了府试,所以得以免了入宫的小选。
但二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