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的寒风中,李复的第五军如钢铁洪流般向着邯郸郡挺进。远远望去,军旗飘扬,士气高昂。
当第五军抵达邯郸郡外,炮团迅速展开部署。一门门步兵炮整齐排列,炮口高昂,指向邯郸郡的城墙。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炮团率先发起了攻击。
“轰!轰!轰!” 炮弹呼啸而出,带着死亡的呼啸砸向邯郸郡的城墙。瞬间,城墙上烟尘四起,砖石飞溅。邯郸郡的守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的红衣大炮迅速还击,炮弹在第五军的阵地上炸开,泥土和硝烟弥漫。
双方的炮火在天空交织,形成了一片弹幕。震耳欲聋的炮声持续了半天,整个战场仿佛陷入了地狱的熔炉。
炮声稍歇,双方的骑兵部队出动了。第五军的骑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马刀,如疾风般冲向邯郸郡的骑兵。邯郸郡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在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第五军的轻机枪在骑兵队伍中喷吐着火舌,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向敌军。
很快,邯郸郡的骑兵在第五军的强大火力下溃败,四散奔逃。第五军的骑兵乘胜追击,迅速扩大战果。
邯郸郡外的守军见势不妙,纷纷退入城中,紧闭城门,准备守城之战。城墙上的加特林机关枪和连珠火铳开始向城外射击,试图阻止第五军的靠近。
第五军的指挥官见状,果断下令炮火前移。步兵炮被推到更靠近城墙的位置,重新校准,再次开火。
“轰!” 一声巨响,城门在炮火的轰击下轰然倒塌。第五军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喊杀声震天。
城中的战斗异常激烈。邯郸郡的守军依托街道和房屋,设立临时阵地,拼死抵抗。但第五军的士兵们训练有素,战术配合默契。他们以班为单位,相互掩护,逐步推进。
一处街角,邯郸郡的守军凭借一堵矮墙,向第五军射击。第五军的士兵迅速投掷手榴弹,在爆炸的硝烟中,冲锋而上,用步枪解决了残余的敌人。
另一条街道,第五军的轻机枪小组找到了一处制高点,压制住了守军的火力,为后续部队的推进开辟了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邯郸郡守军的临时阵地一个个被第五军占领,他们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鲜血染红了街道,硝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但第五军的攻势丝毫未减,他们向着郡城的中心推进,胜利的曙光已经在望。
当邯郸郡上空燃起熊熊烽火,那象征着紧急求援的信号在天际格外醒目。石家庄郡的守军将领看到这一幕,心急如焚,当即决定派出三万精兵驰援。
这三万士兵匆匆集结,带着武器和干粮,马不停蹄地朝着邯郸郡方向奔去。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自己已经步入了李复精心布置的陷阱。
在邢台县的山谷中,道路崎岖狭窄,两旁山林茂密。三万援兵小心翼翼地行进着,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突然,山谷两侧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李复的第二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
一时间,枪声、炮声、喊叫声交织在一起。第二军的步枪和轻机枪从高处倾泻出密集的火力,手榴弹在援兵队伍中炸开了花。山谷瞬间变成了一片血腥的屠宰场。
石家庄郡的援兵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们在狭窄的空间里无法展开有效的抵抗,队伍混乱不堪,互相踩踏。有的士兵试图反击,但面对居高临下的强大火力,显得苍白无力。
“投降不杀!” 第二军的呼喊声在山谷中回荡。一些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但仍有部分顽固抵抗的,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三万援兵或死或降,无一逃脱。李复的第二军大获全胜,迅速掌控了局面。
稍作休整后,第二军士气高昂,顺势北上,直逼石家庄郡。军旗飘扬,步伐整齐,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胜利的渴望。
当石家庄郡的守军发现来援的三万精兵竟全军覆没,而李复的第二军已兵临城下时,整个城池陷入了一片恐慌和绝望之中。城墙上的士兵们望着远处逼近的敌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当李复的第二军在石家庄郡外耀武扬威之时,第六军才刚刚抵达沧州郡城下。
远远望去,第六军的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身上的装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领军的将领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前方高耸的沧州郡城墙。城墙上,沧州郡的守军严阵以待,紧张地注视着这支逐渐逼近的大军。
第六军在距离城墙一定距离的地方停下,开始有条不紊地安营扎寨。营帐迅速搭建起来,后勤士兵忙着准备炊事,炊烟袅袅升起。
将领们聚在一起,对着地图商讨着攻城策略。侦察兵不断来回穿梭,汇报着城防的最新情况。
“沧州郡城防坚固,不可贸然进攻。” 一位将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