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在延津渡口的失败,给了朱然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按照朱然的预计,哪怕他从陆口回撤到夏口继续布防,有张承在延津渡口挡住蜀汉的襄阳水军,这样的话,东吴水军从夏口到延津渡口一段,依然还有互相策应,互相支援的纵深。
但是,张承比朱然先一步从延津渡口败退回夏口,而这个时候朱然又已经放弃了陆口水寨,这就导致了朱然的进退两难。
现在的陆口水寨,不好有没有被蜀汉攻占了,就算没有被攻占,朱然冒然退回陆口,立足不稳之下,也不一定能跟以前一样,挡住江陵水军和益州水军的进攻。
可如果选择原计划退回夏口,就变成了东吴水军龟缩夏口,被动防守,而蜀汉水军却能完成南北两支水军的会师。
完成会师后的蜀汉水军总兵力会达到六万人以上,而夏口的东吴水军,可用战力只有三万五千人这样的兵力差距,完全可以让蜀汉的水军在夏口对岸的章陵建立水寨,并且保持对东吴水军的兵力优势。
一旦让蜀汉水军完成对东吴水军的战力压制,那么张溪就可以带着五万江陵郡兵过江,攻略夏口以南的江夏各县。
而江夏南部各县失守的话,蜀汉就可以从陆路直接进攻南徐,打开通往建业的通道。
因此,对于朱然来,守住夏口,保持水军战力均势,不给蜀兵过江的机会,就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可朱然兵力不足,他不敢保证自己还能做到这一点。
毕竟,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朱然也意识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再加上张承这一败,双方军卒的士气也回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朱然实在扛不住压力,向后方的建业求援了。
孙权在接到朱然的求援战报后,那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要是一个搞不好,就会被蜀汉突破长江防线,进入江东的。
长江防线就是东吴现在最大的依仗,同时,也是东吴世家大族们的心理底线。
一旦蜀汉真的突破了长江防线,孙权很难不去想,东吴的世家大族,尤其是江东世家们,会不会重复当年赤壁之战前的那些骚操作。
鲁肃当年在赤壁之战前的话,到现在依然适用——江东众臣都可以投降,唯独他孙权是没有投降的立场的。
万幸的事,如今孙权的处境,也比当年赤壁之战的时候要好的多。
当年他是真的没什么底牌可用,内部整合不完善,孙策时期留下来的坑有点多,孙权本身也没有太高的威望,因此孙权能做出打赤壁之战的决策,确实是属于孙权的高光时期。
但现在,孙权在东吴的威望极高,内部关系也被孙权理顺的差不多了,虽然有二宫之争的一些影响,但这个时空的二宫之争最多算是有点争权摩擦,连党争的影子都看不到,东吴还没有元气大伤。
为此,孙权立刻下令,让全琮率领三万拱卫京畿的水军去夏口支援,同时命令步骘和顾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呢,搜集到足够的粮草,给淮南和江夏前线送过去。
有一一,孙权的命令吧,真没啥大问题。
全琮确实是孙权现在能派出的最合适的将领了。
全琮不仅仅是孙权的大女婿,算是半个孙家人,深的孙权的信任。
全琮同时也是现在建业城内,能力最强,从军资历最深厚的一名将领了。
以全琮带队去支援夏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至于搜集粮草供应前线的事儿,也一点都没错。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前线的问题,只要前线撑住,那么后方哪怕青黄不接,至少也能拖延一些时日.可如果前线稳不住,就算有再多的粮草囤积在建业,那也不过是凭白便宜了蜀汉而已。
从正常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命令确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孙权到底是低估了一些事情.比如全琮和朱然的关系,又比如,全琮的私心。
全琮和朱然的关系并不好。
两个人,一个是江东世家支持的人,一个是淮泗军功集团支持的人。
两宫之争里,全琮支持鲁王孙霸,是鲁王孙霸一系的最重要的干将,而朱然则是支持嫡庶有别,支持太子孙和。
前段时间两宫之争的时候,全琮仗着自己留守建业,离的孙权近的机会,没少给朱然上眼药,而朱然镇守一方,无法及时回到建业,跟孙权当面解释,而朱然在孙权心里的地位,也比不上陆逊.因此吧,朱然其实没少被孙权下旨斥责之类的。
朱然当然不可能去责怪孙权,以他的政治智商,大概也看不懂朝中的政治斗争,因此,朱然只能去责怪没事儿参他一本的全琮了。
而全琮这边,其实对朱然也没太好的态度。
本身双方立场不合嘛,再加上论资历,全琮其实比朱然更加高,论能力,全琮也不认为自己比朱然差凭什么你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