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了报名的人数,考试的日期,也是个大问题。
这时候交通并不发达。想要考生们顺利抵达金州府,最少要提前两个月的时间。
这样算来,留给县考,府考的时间,就不够用。
没有办法,五月初一的大考时间,只能作为初考的选拔时间。
然后,把府考定在次年春天。而大考则放在了秋天。
这和宋庭的秋闱,春闱颠倒了一个位置。
这样一来,这一次大考,就由安国三年大考,变成了安国四年。
闹了这么个大乌龙,诸葛瑞向潘小安请罪。
这可是安国第一次大考,险些被他弄成笑话。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
他们当初,还是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
潘小安没有责怪诸葛瑞。说起来,大家都不过是村里的小农民。
何曾经历过这些事?没有经历过,又没有管理过,如何能懂?
“诸葛,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大家都是在摸索学习,边做事,边积累经验就好。
只是,以后提议题时,一定要考虑全面。”
诸葛瑞想了想,“小安大人,那些前朝官员,还有饱学之士,他们对于很多流程,更为精通。咱们可以…”
“不可以”潘小安打断了诸葛瑞的话。“诸葛,是谁让你,来试探我的?”
“这个…”诸葛瑞被吓得够呛。他的冷汗流了下来。
潘小安是温和。可诸葛瑞却没有忘记,潘小安在战场上的模样。
潘小安敬畏生命,他不愿意安国百姓,有一人伤病。可他几千几万杀人时,也从不手软。
“诸葛瑞,你回去给我好好想想,我为何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国度?”
潘小安是真的生气。他没想到自己信赖的人,会变得迂腐起来。
那些前朝官员,那些老学究,他们腐朽,顽固而又没有操守。
潘小安怎么会用这些人?
什么是有经验?什么是完美流程?
只要保持公平公正,便是在茅草房里考试,也没有一个学子会发怨言。
这世界,有什么事情,需要靠腐朽的理论来解决?
潘小安气呼呼的回到安王府。他坐在书房里沉思。
“月如姐,官人怎么了?”安静问道。
张月如叹口气,“官人说,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
打仗是与敌人对阵。治理天下,常常是与身边人对阵。他最近有点气不顺,你去劝劝他吧。”
安静走进书房。她给潘小安端来一碗茶。
“官人”她走到潘小安身后,想给他按按肩膀。
安静看见,潘小安的身体,绷得太紧。
潘小安拉住安静的手,把她抱进怀里。“安静,你怎么这么贴心?”
安静用下巴,蹭着潘小安的肩膀。
“官人,你待我最好。我当然要待你最好。”
“是啊。我对你好,你对我也好。这就是善。可惜啊,有的人,他不懂这个道理。”
安静没有问是谁?她根本不关心。
此刻的她,觉得这样独处的时光,才是最美好的。
三日后,潘小安下达了,第一道罢免令:
“吏部尚书诸葛瑞,本是百官之首,当心思缜密,做事周全。
然而在大考之事上,错漏百出,水平极低,令人失望。
现免去诸葛瑞尚书之职,回家自省。”
这道罢免令一出,众官皆惊。他们没想到,潘小安的第一刀,就把宰相拿下。
潘小安经过几日思索,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
诸葛瑞提出安国大考,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可选择的时间点不对,下发命令,又太过快速。
于是,这件事就办的特别慌乱,错误百出。
是因为诸葛瑞水平不行吗?
显然不是。只能说明,这个人有了私心。
诸葛瑞的私心是什么?他想拉拢前朝的文官和文人。
但潘小安是不需要这些人的。
他们如果有真才实学,怎么能把好好的大宋,弄成这个模样?把好好的辽国,弄成这个模样?
现如今,这些人看到安国稳定下来。他们又想出山,当家做主,作威作福。
潘小安怎么会给他们机会?
诸葛瑞替他们当说客。不用想也知道,他们之间有利益来往。
诸葛瑞接到命令,便收拾包裹,离开了安陆海。
他并不感到害怕。整个安陆海,多半官员,都出自他的手下。
诸葛瑞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