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兵变了

    “咦,真的又升官了!”
    身在郓城主持除恶务尽行动的小高收到了吏部的履新文件后、立马傻眼。
    其实高明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古以来搞在郓城这一套的、都无疑是犯忌于整个士大夫阶级、属于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祖坟行为。
    在宋来说,尽管表达政治理念的环境极为宽松,但威望地位如范仲淹者,当年稍有这样的苗头、过度为百姓考虑而牺牲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时,那也是贬了又贬,防了又防止。
    甚至是为了不让老范相公熟悉民情做事,刚上任不久就调离,刚上任不久就调离,就这样的颠沛流离,那个先天下忧而忧的老人家,喊着我老了实在走不动了,就这样病死在了上任的路上。
    又有个公认的铁头王安石,搞的没高明这么明显,且早取得了皇帝认可、控制了大宋中枢,治罪、罢免的官僚之多乃有宋以来之空前!
    但就是有前赴后继的天下官僚反对,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甚至无脑到上“万官书”说天不下雨旱灾、乃是因为王安石在相位!
    皇帝当然不是白痴,知道天不下雨真不关人家老王的事。
    但皇帝也不傻,知道万官联名上这样的毫无道的书,已经等于是逼宫、等于宣布皇帝宰相你们悠着点,我们既然过不下去了,说不得就要鱼死网破!
    于是皇帝明知积弊太深,但皆因戒毒反应实在太大,不得已,罢免了王安石相位。
    奇葩的在于老王罢相下台后,就尼玛下雨了。百官兴高采烈、淋着久旱之后的“及时雨”在殿外大喊陛下圣明!
    本着这些,高明现在虽人微言轻,也只是在一个县“试点”,但其实已经做好了被朝廷处分的心理准备。
    敢由着性子胡搞瞎搞,除了高明本身就决断胆大外,也因为我爸是高俅。
    奸臣老爹做坏事的能力、是不用去怀疑的!
    而那些整天正事不做的贪官污吏们敢放开手逼宫老范老王,那只因为人家是君子,当时的皇帝也都是些励精图治深明大义的明君!
    但众所周知赵佶是个昏君,而高俅是个昏君身边的坏人。
    所以敢在郓城胡作非为,乃属于鬼怕恶人,一般官僚即使对小高有意见,也会本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逻辑明哲保身。
    于是胡搞瞎搞一通,居然又升官了?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升了。
    人家体制规矩是按部就班的经历三年一考,然后三年一升。
    这就真属于始料未及了。
    真不知道高俅老爹如此卑鄙无耻,居然能在中枢强势维稳、并逼着那些官僚指鹿为马、把动他们利益的事强行说成是功劳?
    “厉害了我的太尉大人……”
    喃喃自语着,高明又拿着履新文件横看竖看。
    主要是古人的文件从来都不带标点的,看着总有些不习惯。
    生怕有坑理解错了意思,于是多看几遍先。
    最后鉴定完毕没错了,官升至正六品,除提举江州广宁监外,兼签书江南东路帅司。
    江南东路是个类似省区的概念,但是宋制里没有省长,只有四个副省级机构分别是漕司、帅司、仓司、以及刑司。
    刑司是司法机构,负责审核整区内的所有刑事案件判决,基本上除了死刑需要送至东京刑部复核外,刑司长官一但签字,那么地方的判决就正式生效了。
    刑司长官就是耳熟能详的大宋提刑官。
    仓司是储备机构,许多路都不设立,职责方面的话相当于“国家战略储备库分库”一把手。
    漕司是财政机构,长官也就是俗称的转运使,负责接手各州上交的粮税物资并对接户部和工部。
    至于帅司,是军事机构,最高长官也就是经略使,现如今西北两个边防大将陶节夫和种师道的职务就是这个。
    当然了,内地的经略使没有陶节夫和种师道那么大权限,他们那是因工作需要被皇帝特批的。所以除非是内地发生叛乱并被皇帝特许外,帅司、其实并不是这省区内的军事领导机构。
    省区内各部厢军的主将是知州,而不是帅司。
    帅司主要负责各州在军事上的一些文书审批和后勤协调,职责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省军区。
    省军区可不是大区,它们和驻防区域内的野战军是不统属的平级机构,而不是指挥机构。现在,高明的新职务就是这样一个军事机构里的秘书长。
    与此同时,吏部来的文书还很人性化的备注了“允许视情况自由选择办公地”。
    那么广宁监在江州,而帅司在江南东路首府江宁府。根据这份文件的话,高明愿意在哪都可以。
    考虑到如今天下的各路军伍都是乌合之众,真的也别指望他们剿匪,只要他们愿意晒晒太阳少扰民就是贡献。
    所以江南东路帅司的事拖延一下、天也不会塌下来,那就让那些都监将军们找人签字汇报时来江州找高明就行了。
    慢点就慢点呗,说的那些死官僚有多紧急的军务似的。
    但现
新书推荐: 名柯观影:黑红巨头早有联系 银色猎者 鲜衣怒马战边城 星际大佬自带嫁妆求入赘 莫笑相公痴 快穿:宿主,改命系统了解一下 官道奇缘 妻子投胎成了男的? 辜负女孩子感情什么的,我做不到 柳条胡同之谁是小嘎么?